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金沙石

书技与道(兼读《九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沙石 于 2010-9-3 02:24 编辑
2 q6 _4 o$ s" T8 `
/ [. x8 R; {# r4 D4 J2 M结字方面,在《九势》里是一势; 运笔,里面聊了八势。很详细。这就奇怪了。看来蔡邕老中郎,比较注重运笔(或用笔)。不但有八势,而且还有”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这些说法,值得联系上我们现代理解的势,重新看看,他到底想说什么。他老人家才留下几行字,却花那么大的篇幅谈用笔里的势力,应该留意。例如“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听起来和我们的势能的形成和释放,多少有关系,而且是在运笔这个范围上说的。古人所谈,用词不可能以现代的标准要求,但里面的含义,未必过时。自然规律嘛,“千古不易”。自然规律,当然就和“道”有关了。老子说,“道法自然”嘛。
6 j, C$ j% F. Q1 Q8 |: x- V6 F( J# l0 l, ]
这些就算是我瞎扯,但未必不会提供一点聊天聊书法的资料。下面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一作“献酬”)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这是讲用笔如何有势的。要“藏头护尾”,“下笔用力”,才有势来势去。这个势,在这里,不是什么虚的东西。是紧接前面的用笔方法而来,所以有“故曰”。“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一作“献酬”)之丽”需要仔细琢磨。《九势》比较严谨,对这些用词,做了解释。
: g  X0 Q& l) ^: O4 l9 l/ d8 P
, T& q7 F! o8 E“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
) R( G4 [; N1 N8 a( S
; l2 H8 z+ d4 @; O+ e: E: |藏如何做,也有定义:“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8 R$ ^# G1 ]7 q1 e( Q- ^/ G( X
' \( y3 w3 D: I1 X8 T- d* W3 Z虽然有这些定义,但历来解读还是不易。我看,要多少用点“不求甚解”的办法。这里不是讲笔画的形态,而是讲的用笔,是下笔前,入笔,行笔,和收笔这么个过程。至于笔画的形态如何出现在纸上,是用笔的结果。藏锋,形态上可以看到,是因为用笔之法如此,并非形态有这样的要求。用笔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要产生势,笔必须如此用。
. a# {& R& U  K1 H7 B) L. H+ p0 p. q) H+ I(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沙石 于 2010-9-3 15:05 编辑
+ I8 b$ k. l+ D4 x3 @: n' z
( Z; m, U7 K) t  A这就奇了怪了。写字的用笔,还得非那样? 我怎么用不行?把字写出来,好看点不就成了。我拿笔,沾了墨,纸上一条墨道道,怎么看也好看,还不行啊?我临摹欧阳,像的很,那不是书法是什么?' u7 i1 d0 E# j2 ~" d$ @

' q- X# W; N5 r这怎么说呢?人和动物的发声,多用嘴巴舌头和喉咙里的声带,也有些动物用别的部位发声。人也可以用别的部位说话,比如手语,比如只用鼻腔。也有人能听懂。用硬笔写字更方便,就咱们中国人(古人)非得搞支毛乎乎的笔。西洋人也用毛,鸡毛鹅毛,人家用硬的那头,我们却用软的这头,而且一用就两千年,还用的挺乐乎,这奇怪啦吧。这几十年来,也觉得笔这样用麻烦了,改用圆珠笔钢笔了,用电脑了。可是中国书法不搞则已,搞的话还是多数用毛笔。简单的说,它有特殊魅力啊。所以,就这特殊,折腾。特殊在什么地方? 就是毛。软的。又不是太软。也不是一根毛。长长短短一堆,却整整齐齐,搞成个圆锥子,有尖锐的笔锋。各种各样的毛换来换去,组合来组合去,但原理还是一样。就这玩意特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3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em1em1em1em1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沙石 于 2010-9-3 15:49 编辑 : _! L# g5 `1 l8 c+ M. g* h8 i2 I
# }  U* R/ |) U; l3 u' ~
谢谢居士。不然我还真就只能自言自语了。6 c7 S. V( E  F" n) @7 E9 p) E1 f2 U
5 S* d  Z, Y8 V% M+ n! p" }- {

6 h1 k/ g4 Z% J; i: v
# t3 X# |8 U" m5 |" h' o, A; \这不是我说它特殊、奇怪,我说什么都不算。蔡中郎这篇《九势》就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他具体指什么不知道,但笔软和奇怪是联系在一起了。无论奇怪两字如何解释,总不是不奇怪吧。' a9 _4 O1 ^' Y" q

9 D* Q  \5 j! P* }8 h6 D% V鲁迅也说: “毛笔作画之有趣,我想在于笔触;而用软笔画得有劲,也算中国画中之一种本领。粗笔写画有劲易,工细之笔有劲难,所以古有所谓“铁线描”,是细而有劲的画法,早已无人作了,因为一笔也含糊不得。”  J1 n. S' Q+ N

: Z8 x5 Q, R8 q$ o6 d鲁迅说的是国画,但讲的是毛笔。“用软笔画得有劲,也算中国画中之一种本领”,书法里也是一样。这是毛笔用笔的特殊之处,关键之处。鲁迅现在失宠,骂的人多了,年轻一代多觉得他怪了。但他练过很长时间的魏晋碑帖,一生用毛笔写作发表一千多万字,自己对自己书法也颇有自信,说了句和蔡邕一样意思的话,也是心得之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沙石 于 2010-9-16 10:08 编辑 0 c4 k! L2 }* k- e7 [/ C

" k$ k0 I7 @/ I“有劲”,鲁迅那句评论里,说了四次。也和蔡邕嘀咕“势”和“力”那么频繁。这也是蔡中郎的意思。但是“软笔”如何写出硬字,写的有劲呢?蔡中郎讲的比较耐心。4 h& P# [8 o! B, M
7 O9 r% q7 c/ j
先要“圆笔”。片好墨,笔片成圆锥,然后“属纸”,没纸和笔的摩擦反力,什么也做不成。怎么“属纸”,用笔的哪部分,就比较讲究。“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关键是笔心,就是尖尖那点毛,笔锋。中锋论者说,不能用偏锋。这个蔡大爷没说;不怎么用副毫,关键是用锋,看来是蔡老的意思。笔心,正点、偏点,也都是心。但笔心要“欲左先右”。为什么?  这是鲁迅说的,一种本领。没这一下,软笔难写出有劲来,因为没有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沙石 于 2010-11-19 13:08 编辑 ! z8 K9 J' E! W- w9 x* P
  p; E$ ]+ c, E  P1 _" S5 R) U
我们用弹簧的时候,向下压,弹簧就有向上的力,叫弹力。古人没有这个名词。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这就是弹簧的反力。牛顿说反作用力, 其大小与作用力相等,但方向相反。如果我们“下笔用力”,那么我们能感觉到这个反作用力。同时,笔锋与纸之间,也会有一个作用力。此力与我们的作用力关系很大,其中的关系可能颇为复杂,因为涉及液体(墨汁)即流体及摩擦等问题,也可能有杠杠问题,因为我们实际上是通过一个受压受弯的弹簧系统作用到纸上,不完全只是简单地压一个垂直的理想弹簧。事实上,正是由于这个“弹簧”一头在纸上移动的,有比较复杂的摩擦,我们才有字迹。
' m! a4 ~$ D6 |0 ~- d# ~) i& C
7 d" ^+ z0 X3 n; W  y( @弹簧有形变,而产生弹力势能,叫弹力势能。
2 K2 }" Y" w8 @+ Z$ q1 r2 w
$ n, n. k; ^% `4 z9 X4 i! y6 c毛笔的尖尖,虽然还是软的毛毛,但毛笔的做法,是不止有尖尖,还有副毫围着笔心,这样不单可以储存墨汁,引导墨汁,还使得团结在一起的“笔心”,有一定的弹性(可惜古人说不出这个词),通过手的用力,纸笔之间的反力,产生了一定的弹力。就是说,那个毛锥子,其实也是根弹簧。我们都有意无意用到毛笔的弹性,它总是在那里,让我们写完一笔,笔基本恢复原形,这样可以继续写下一笔。但未必很多人会用这个弹性。未必有很多人有意利用这个特性。藏头的意思,其实就是要为利用这个弹力做的准备,然后才有“力在字中,下笔用力” ,要点画有力,需要充分利用这个弹力,“笔的出入必须取逆势”(沈尹默语,可惜他也就是这点是对的)。其实不止是出入要取逆势,行笔也是如此,这样才充分利用笔的弹力。沈先生死抱中锋,让他看不到在藏锋之后,行笔如何保持这个笔的弹力。这也是他以为蔡邕那句“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就是“笔笔中锋”的原因。但这个复杂的力,正是软笔写出有劲的字的关键。这样,蔡邕的“惟笔软则奇怪生焉”也得以理解。正是由于我们通过毛笔的软性弹性笔尖副毫一起作用,产生了这种奇妙的力,才有奥妙神奇的笔迹。熟练的书家利用这个特点,创作出令人惊叹的作品来。这正是,利用毛笔的物理规律、构造特点,感觉到了自然的微妙,写出让人着迷的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沙石 于 2010-9-7 00:35 编辑
+ w$ _) j8 M. `$ W' x$ i4 E. N# L2 ~
5 s6 y) @: o+ O, q并不是谁都可以理解这里的微妙。卫夫人说,“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也。” 正是这里面的对自然规律的感悟,和通过常年临池才达到的自如运用规律,才使得笔法如此难得,这么难与人言。古人通过书法感悟万物,不是虚言。尽管用文字表达这种感悟很困难,他们还是尽量通过各种办法描述。描述是基本成功的,只是需要我们认真体会,争取也能通灵感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沙石 于 2010-9-8 10:05 编辑
; h) e( \$ ]8 z; u0 x' \
. }1 a$ s: y0 x9 g" V: m继续读《九势》。我们还有几行没有读完。
7 i. n# S: F5 ~. m, _# M" V. P! X0 _# m1 I- N1 `( z/ e- B& \
      "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
4 U7 ]5 K- ^* ]% U2 E) H0 ]. j4 m5 |# [4 f0 q4 j& k$ o
     这句很奇怪。藏头为了筑势,但护尾如何理解?继续用弹簧的比喻,是要力不能突然放松,还要按住,直到尾巴,直至势尽(加力,而不是减少力),做法是“力收之”,以保证善始善终,尾巴也不能弱,和开头一样要勒紧,甚至是“势能最大的时候(我看这是”势尽“的”尽“的意思),不然”力收之“难。问题是这个“收”,读法就多了,做法也多。也许也该多样吧。我倾向于理解为勒紧收,比较合乎蔡老说法。魏晋时多隶楷互训,横画还往上收,后来简单点,稍顿(勒紧而停)而已,再后来顿得比较夸张,像柳公权,那都是美化一点的意思,基本做法还是不变的,单纯的顿,魏晋是是没有的。米芾“无往不收,无垂不缩”(不是简单的收缩,是收紧,缩紧)。 这些做法,都是要始终保持笔力,不可须臾放松作用力。笔是软的,一松就没力,所写的筋骨,就断了。所以护尾,要像藏头一样对待。这样出来的横(比如说),也会显得比较有力,在两头”势大力沉“的压迫或拉扯下,绷(或者拉的)的会紧点,不会有所谓的”中怯“问题。
1 F! c9 a* }$ v4 C1 `4 k, N* z6 m* P7 F2 A. i% C% T
这样,前面的“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也才比较明白。“力在字中”,“肌肤之丽”,都是一个意思,几乎是同义反复,说的都是点画的张力感。无论是两头压,中间拱起来,还是两头拉,中间蹦的很紧,都是力在字中的结果。肌肤之丽,也就自然而明。软笔写出硬的有劲的感觉,藏头护尾是基础,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如此。- j3 `0 l' w) j. [0 X9 P' Z# G

1 V/ R8 t  v' s/ |待续。(想到一点写一点。当是复习古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9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那点科学理解,可以写出那样的字,现代人那么多科学理论,却用不上多少到书法里。他们的感觉,至少他们确实花了不少功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