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烟雨楼

[转帖][讨论]“贾平凹书法”入教材,余秋雨徇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1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讨论]“贾平凹书法”入教材,余秋雨徇私?

续上文:
就这点屁事皇上不急太监急了——鲁迅文学院某个导师对我有意见了,认为我一泡尿浇灭了贾大师头上那团令世人景仰的七彩光环,实属对贾平凹先生的不敬!
??后来不知请来了哪位神明——据说是一书法理论家为贾先生正名,忘了那厮叫什么名字了,当时过于愤怒,也被我辱骂了一通。
??先说下,小子并非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之辈,这个世界上令我尊敬的人还是很多,比如作文和做人方面勤勤恳恳实实在在的刘绍棠,再如笔耕不辍又能以文服人的韩少功等等,但绝非拿腔作势好为人师的贾平凹余秋雨之流!
??好象我也没有任何义务去恭维这帮人吧?好象国务院没颁布什么让广大公民们都得为他们卑躬屈膝逆来顺受违令者斩的条文吧?
??不过这些老胳膊老腿活动能力都能强的,都挺不要脸的。常常在在别人酣睡之时站在当街大喊大叫,快来看呀,我大名鼎鼎的贾平凹又出新书了。好象母鸡下蛋一样,惟恐天下人不知。紧打家伙没好戏,这都是穷人乍富小人得志的表现。
??小子也被他们诓过几次,冲着热闹去了,捧回一翻大呼上当却又退货无门,只能写写文章发泄发泄了。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点贾先生可否理解?这个问题顺便捎带着奉敬给与贾平凹并称两个老混蛋的余秋雨先生。关于怎么翻着四书五经写那种山水、资料加臆测看上去很美的文化散文,如何神化自己美化爱妻咱们另文再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1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讨论]“贾平凹书法”入教材,余秋雨徇私?

对于贾平凹“猛发新闻造声势,自删辞句弄玄虚”的种种炒作手段咱也不说了,网上一抓一大把,单单从贾平凹作文的态度进行分析。令贾先生名声大噪的不就是那部惊世骇俗被一些无耻之徒吹嘘为当代《***》的《废都》吗?
??建议贾先生将本书改名为《废读》——读《废都》的确是没有任何收获的阅读!只觉得贾先生在自恋方面已经修炼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恬不知耻的病态地步了,在当代实在是无人出其右者,非但空前,弄不好还能绝后。
??从《废都》的内容来看,我不知道贾平凹的“红”和木子美的“火”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当众扒的一丝不挂左扭右晃的卖弄风骚,我只能说木子美的伎俩早是人家贾平凹多年以前就玩过的啦。
??最好玩的是,在文章中贾先生总是把自己供奉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若隐若现的站在半空中胡言乱语,以上帝代言人的身份暗示着芸芸众生,其目的不就是想让读者将自己的神奇荒怪的屁话和诡状殊形的屁画奉为神明对世人微言大义的启示吗?看来贾大师对自己的头衔还不太满意,以后我们就尊称您为“贾天师”?
??现在我突然明白贾先生为什么先写作后卖画并在各种媒体上大肆宣传自己的“书法精品”了,用心良苦呵!
??看到贾平凹的字画,我老想捂着嘴巴乐上一乐,倒不是笑他的画,我是想起了徐坤在《先锋》里描述的一段话:“诗人在古典的阳光辐射下纷纷受孕,在遥远的遐想年代里喝着祖宗的羊水,产下一批批面目模糊的黄种试管婴儿。还未等满月呢就插上草标急着卖孩子,丫头小子被贩子们抱走时诗人还假模假样的大哭小叫,待到人走远了,这才抹抹鼻涕,把钱偷偷掖进了裤腰。”不过,我每次看到这段话也会想起贾平凹的字画。人嘛,都要个面子,更何况这些大名人。明明是自己一年鼓捣出上千幅“书法精品”堆在出版社的仓库里下崽,非说是求字的人太多市场需求量大不得不通过发行渠道往外撒。
??近日在网上晃荡有幸观看到贾老师的一副名曰《千里马》的儿童画,跟张艺谋、赵忠详这几个被吐沫淹了个半死的名人字画摆一地摊上了,标题好象是《名人字画遭冷遇》之类的,记不清了,论坛里面骂声四起,特别是贾老师的《千里马》备受关注,这副作品确实令人佩服,真的,你不得不佩服作画人的胆子够大、脸皮够厚!照这个趋势,下一步指不定把自己尿盆端出来给拍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1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讨论]“贾平凹书法”入教材,余秋雨徇私?

一帮大腕们的墨宝在拍卖会上价格一降再降,台下除了一片哗然外竟然无动于衷。说真的,我自打从娘胎里滑出来第一次见到中国人办事这么让人省心。
??贾老师的《千里马》宏图一展,众人捧腹大笑,说什么作品够屎没什么收藏价值。我看未必,只是没碰到“明眼”的买主。各位大师不必悲观,用那句文绉绉的话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所以这些作品好好放着,瞎不了,指不定哪天就被那些胸无点墨目不识丁但有着一副大肚腩的暴发户卷走,裱好了镶个古色古香的外框往客厅一挂,来个人什么的抬头一看,我日,你在哪呵弄的贾平凹的字画?多抓面子,多牛逼啊!
??谁让中国就是一个拜名教呢,就冲这点小子也得不遗余力不择手段往名人这个山头上奔呀!挨骂怕什么,不痛不痒的,用那个王什么玩意的话说,就是笑骂由人笑骂,好钱我自搂之。这点贾老师做的比谁都地道,为后来的文学小屁孩们树立了个真真切切有血有肉的榜样,这些小孩子再挥着铅笔刀杀出来时目标就明确了,直接奔钱去了;炒作手段更是变本加厉,由个人的小打小闹上升为集团运作,远远望去一片熙熙攘攘,走近一看几个小屁孩在那按照高矮个站着,问一问才知道人家在那比年龄呢,文学嘛,稍后再说。这个时候你才发现你是那么的落伍,那么的不可救药,现在再回家改户口也晚了,所以说我这些文章本来都不想发的,我为我儿子留着,一出世我就为他出本文集,最好这边出世那边出文集,双喜临门,婴儿作家的桂冠是与生俱来的,比年龄数他最年轻,搞出个世界第八大奇迹,要做咱就做名人他爹!你把这事宣传开了,大家一肚子的纳闷,咦?刚出娘胎的小宝宝能写出什么东西呀?我得弄本看看。有一拨不舍得花钱的人在家咕哝的睡不着觉,老想,写些什么东西呢,写些什么东西呢,到底能写了些什么东西呢……想睡觉,成,买安眠药去。这拨人一咬牙,与其花钱买安眠药不如把这本书买来算了,这时候他们去买书不是冲书的内容了,是去治心病的,解铃还需系铃人嘛——我估摸着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不露文章世已惊”!于是市场好的一塌糊涂,可以说是疯抢,后面买不着的急的直往别人脸上抓,还骂娘,刷刷刷一月卖了几百万册,好几个印刷厂的机器都给印冒烟了还是供不应求,除了《圣经》、《毛主席语录》就数小宝宝的书销量最多了。别管这钱是骗来的还是怎么来的,就指这个奇迹,养活一个策划集团都不成问题,再说这也是天经地义的,这叫吃水不忘挖井人,这叫反哺,这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奈我何?
??在这个年头,哪个晕头转向的作家再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己任,那就是食古不化冥顽不灵啦。
??“作家是社会最后的良心”,我忘了这句话是哪位大师的遗孤,放出来一不小心成名言了。我不知道这个社会还有没有作家,我只知道这个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社会已经没有良心了。
??04年11月5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1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讨论]“贾平凹书法”入教材,余秋雨徇私?

贴“一鸣”评:
书法家应该走的路子是:临摹求工——求变而不工——不工求工——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

我个人认为贾平凹之流玩票者,没有经过扎实的基本功练习,就在那里追求“不工”,以为自己已到了“工极”(反正大多数外行越看不懂越能被“唬”住)。然后挖空心思,找个名人给自己粉饰粉饰,再加上自己文章也写得不错(可以以他山之石攻此山之玉),炒作一番,哈哈~~~偶也系大书法家喽!!(平凹之流一定窃喜不已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1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讨论]“贾平凹书法”入教材,余秋雨徇私?

续贴“一鸣”评之二:
记不得哪位书画界前辈曾说过一句话,大意就是,只有书画能培养欣赏书画的眼睛。

一种理解就是——要想科学的评价书画作品,就必须阅历要广,所谓见多识广。

另种理解就是——自己在书画道路上去探索,去实践,以实践去印证或创造理论。

希望广大书画爱好者能给玩票者的作品一个“清白”。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1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讨论]“贾平凹书法”入教材,余秋雨徇私?

贴“雪晨”评:
同为国粹,京剧就有很多玩票者,玩票者所起的作用之一是烘托氛围,俗话说就是帮个人场,说明这一行有很多人喜欢。玩票的多了,才会普及,普及了才会提高。所以楼上盲目反对玩票的倡导,我觉得不妥。
----------------------------------------------
雪晨书法工作室由聊城师院第一届书法教育专业优秀毕业生雪晨执教。165名学生通过了国美、鲁美、北师大、上海师大、山东艺术学院等院校的专业考试。QQ:2593857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1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讨论]“贾平凹书法”入教材,余秋雨徇私?

贴“雪晨”评之二:
11楼引用了我收藏的作品图片,想说明什么呢?无非就是盯住了作品的内容。其实老贾写的都是大实话,并非象某些人想的是唯利是图的意思。是一种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有些人满嘴清高,其实做的都是不清高之事,和这些人相比老贾更真实呢。有谁说我不想多挣点钱?不挣钱你住什么?吃什么?如何养活孩子、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
----------------------------------------------
雪晨书法工作室由聊城师院第一届书法教育专业优秀毕业生雪晨执教。165名学生通过了国美、鲁美、北师大、上海师大、山东艺术学院等院校的专业考试。QQ:2593857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1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讨论]“贾平凹书法”入教材,余秋雨徇私?

贴“陈文轩”评:
好恶优劣,存乎一心,雅俗之间,因人而异.好的作品长于内涵丰瞻,而低劣的作品毁于直白露骨.文贵看山不喜平是也,书法或者写字或者诗歌等诸般艺业想必也如此吧.
----------------------------------------------
陈文轩全国"硬笔飞鸿"函授班2005年继续招生
地址:(252000)山东聊城市湖北小区15号<<书法生活报>>编辑部 0635-8867901
电子邮箱:sdlccwx@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1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讨论]“贾平凹书法”入教材,余秋雨徇私?

贾平凹书法入选中学教材是一种文化F&#8226;B?
  朱中原
    近一段时间,贾平凹书法入选中学教材曾经遭到了一些人的强烈批判,王圣强曾在《人民网》连续撰文,炮轰贾平凹,引来各大媒体的强烈关注。论者认为贾氏书法极为粗俗,毫无审美价值,入选中学教材简直是对中学生的一种误导,是一种文化F&#8226;B。这一事件自然也引起了书坛人士的强烈愤慨和不满,以至于形成了一种对贾平凹本人进行无端谩骂和攻击的情绪化、非理性化的批评浪潮。
   对于贾平凹的文品与人品,因为未直接接触过其本人,也不敢妄下断言,但据接触过贾本人的一些人说,贾平凹性格孤僻、木讷、低调,不善言辞,不善交际,嗜好书画和收藏奇石,贾还有一怪癖:吝啬。贾平凹的吝啬在中国文坛是出了名的。这一点,在他自己的散文中也有明确描述。我想说其吝啬,他大概不会不承认吧。但是仔细一想,贾平凹的所有这些缺陷和弊病,都只是一种性格和习性,与人品和人格实在毫无关联。有人不满贾的字画卖得那么高,那么火,而且还入选中学教材,这实在是一种F&#8226;B。其实我觉得这就像贾平凹当年的《废都》和余秋雨当年的《文化苦旅》一样,尽管骂声不断,但照样卖得火。你不喜欢,但总有人喜欢,总有人会发现他的审美价值。毕竟这个时代不是一个一元化审美的时代。
   再回到贾平凹书法本身。我们似乎很难看到他的字出自于哪家哪派,看不到师承渊源。但这能否就能说明贾氏书法真的没有血统渊源,真的没有审美内涵吗?我看未必。从字体上讲,贾氏书法是一种间于楷、隶、行三者之间的杂体书,而且隶意比较明显。如果没有对汉隶、汉简下过苦功夫,是断然不会有此面貌的。从美学特征上讲,贾氏书法崇尚简、淡、朴、拙、丑、秀的美学风格,即使是厅堂巨作,也很少有那种恣肆、凌厉、跌宕飞动的如长枪大戟般的线条。因此,有人就认为贾氏书法又丑又怪,缺骨少钙,难入佳品。笔者认为,此种观点值得商榷。从书法美学特征上讲,自古至今,就有阳刚与阴柔一路,贾平凹长期生活于秦楚之间的商州地区,那里民风以阴柔、含蓄著称,贾平凹的文、字、画都是走的阴柔、秀美、平和、简静一路,极具含蓄、蕴藉的美学特征,因此自然没有那种长枪大戟般的书法线条。
   有人说贾氏书法没有法度。这一点我基本同意。贾平凹也说过他基本上没有系统地临过帖,全是率性而为。既非帖也非碑。我觉得贾平凹是在谦虚,贾平凹一向很低调,一直以“书法票友”自居,并一再说他的本行是写小说,写字画画不过是一种休息而已,并未掠人之美。但是平心而论,我觉得他的字并不赖,甚至比一些所谓的专业的书法家还要好。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已经是很不错了。或许贾氏书法之所以能入选中学教材,与书法本身并无多大关联,而是看重其作家的名气和文化品位。贾平凹的字虽算不得上品,但是却极有文化品位,内里隐隐透着一种儒雅之气。从某种程度上说,贾平凹书法以一种“作家书法”文本进入历史,我觉得未尝不可,至于说到误导学生,实在是言重了。中国一直是一个文人大国,中国历史上的作家文人向来虽不以书法名世,然于书法却造诣颇深,但是自进入近现代以后这种资源却逐渐稀缺了,文人作家虽有学识,但于书法未必精通,即使是这样,也还出现了郭沫若、鲁迅、陈独秀、茅盾之类的大文人,他们的书法或许与专业的书家相比,难以望其项背,但是却是极有审美内涵的。这一点我们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否认的。从这种程度上讲,贾平凹作为当代中国的著名作家,而且能精通书法,这实在是一种稀有资源。入选中学教材,让其作为一种“作家书法”进入历史,这完全符合逻辑。
   说了那么多,无非是要说明,贾氏书法入选中学教材,与文化F&#8226;B实在扯不上一点关系。贾平凹作为一个文化名人,当红作家,他无须再通过什么贿赂去买通编者或评论家,大搞文化F&#8226;B,这是一种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极为愚蠢和笨拙的做法,于他来说实在是不可取。而且批评他的人还忽略了一个最为关键的事实:从2003年初到2005年初,贾平凹一直躲在一所小房间里写他的长篇新著《秦腔》,这才是他的正事,或许对于入编教材一事,本不是他的原意。至于有人说他的书法如何如何好,那是一些无耻的吹捧家所为,与他实在不大相干。
   书坛中人的愤慨可以理解,为书坛弘扬正气的精神也非常可嘉。但是言贾平凹书法入选中学教材是一种文化F&#8226;B,实在有点牵强附会。倡导批评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批评不等于进行人身攻击,批评也不能过于情绪化、偏激化。相反,我倒觉得书坛中的某些少数人利用权力大搞文化F&#8226;B,这才是真正值得批评和反思的。  
  摘自2005-05-07《美术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1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讨论]“贾平凹书法”入教材,余秋雨徇私?

我发现书法界的一些人喜欢在名人的名头上再添一顶书法家的桂冠,是抬高了书法的地位还是会让人觉得大凡写字的主都能叫做书法艺术的?书法没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