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宛陵小城

历史上的今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9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00年6月29日
诺贝尔奖全基金会成立
   1900年6月29日,瑞典政府正式批准设置诺贝尔奖全基金会。
    1895年诺贝尔立下遗嘱:为促进人类科学与和平事业发展,决定献出遗产一部分-32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5种奖金: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与和平奖金。诺贝尔遗书于1897年1月公布。
     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生于1833年10月21日,卒于1896年12月10日,年轻时的诺贝尔主要受家庭教师的教育,16岁已成为有能力的化学家,能流利地说英、法、德、俄等国语言,1850年赴法国学习化学,翌年赴美国工作4年,后重返圣彼得堡在他父亲的工厂里工作,1859年回到瑞典开始制造液体炸药硝化甘油,在研究基础上改进黄色炸药和雷管。黄色炸药在英国(1867)和美国(1868)取得专利,以后研制成威力更大的炸药爆炸胶,于1876年取得专利。约10年后又研制出最早的硝化甘油无烟火药弹道炸药。

·1900年6月29日意大利国王遇刺
·1903年6月29日《苏报》案发,章炳麟被捕(图文)
·1913年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图文)
·1916年6月29日段祺瑞被迫恢复旧约法
·1920年6月29日中国加入国际联盟
·1940年6月29日意象派画家保罗-克利病逝(图文)
·1946年6月29日苏加诺号召为独立而战(图文)
·1957年6月29日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人被开除出苏共中央
·1965年6月29日美军首次在越南作战(图文)
·1967年6月29日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发表
·1982年6月29日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图文)
·1984年6月29日我国第一则征婚广告诞生
·1995年6月29日韩国三丰百货大楼倒塌(图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9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59年6月29日 毛泽东在庐山谈经济工作

  1959年6月29日,毛泽东在庐山和一些领导人谈经济工作:一、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方针问题:过去是重、轻、农、商、交的次序,要改为农、轻、重、交、商。二、综合平衡问题:大跃进的教训之一是没有平衡。要搞好农业本身的农、林、牧、副、渔的平衡,工业内部各部门、各个环节的平衡,工业和农业的平衡。三、经济管理体制问题:“四权”(人、财、商、工权)过去下放多了,要适当收回。

1999年6月29日 首届欧盟—拉美首脑会议闭幕  

1903年6月29日 《苏报》案发生  

1906年6月29日 章炳麟出狱  

1994年6月29日 我国与安道尔建交  

1577年6月29日 欧洲中世纪末期著名的艺术家鲁宾斯诞辰  

1913年6月29日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30 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14年6月30日 袁世凯下令 各省“都督”变“将军”

  1914年6月30日,袁世凯下令裁撤各省都督,在京师特设将军府,派遗将军督理各省军务。将军府设上将军和将军,上将军承大总统之命,会议军务,校阅陆海军;或派驻各省,组织将军行署,督理军务。将军府事务由大总统特任上将军1人管理,称为“管理将军府事务”。用冠字办法把将军分为两种类型,有兵权冠以“武”字,冠以“武”字的上将军6人,其中张勋为定武上将军,冯国璋为宝武上将军;对没有兵权和地盘的则冠以“威”字。段祺瑞以建威上将军管理将军府事务。除此之外冠以“威”字的将军有3人,其中蔡锷为昭威将军。东三省的将军一律冠以“镇安”两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30 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32年6月30日 中共定八月一日为建军节

  1932年6月30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了由军委代主席项英签署的《关于决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命令,通知全军:“自一九三三年起八月一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随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做出了《中央政府关于八一起义纪念运动的决议》。此项决议“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规定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并于每年八一纪念节授予战旗于红军的各团,同时颁与奖章于领导南昌暴动的负责同志及红军中有特殊功勋的指挥员和战斗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30 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48年6月30日 梅兰芳主演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

  1948年6月梅兰芳主演的彩色戏曲影片《生死恨》开拍,此片由费穆导演,李生伟摄影。
  梅兰芳从1924年秋应民新影片公司邀请,拍摄了《西施》、《霸王别姬》、《上元夫人》、《木兰从军》和《黛玉葬花》五出戏的片断后,怀着极大兴趣参加了各次电影活动。1924年秋,他带领剧团到日本演出时,曾应宝冢一家电影公司的邀请,拍了《帘锦枫》中的“刺蚌”一场。1930年1月,他带领剧团赴美国演出,又应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的邀请,在纽约拍摄了一段有声片《刺虎》。1934年3月,他接受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率领剧团访问苏联。并应爱森斯坦的邀请,在莫斯科拍摄了一段有声《虹霓关》的“对枪”。
  《生死恨》剧本是梅兰芳根据刘如山从明代传奇《易鞋记》改编的京剧剧本重新加以整理的,此片为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30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80年6月30日 加速开发海南岛

  1980年6月30日~7月11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开发海南岛问题座谈会。会议讨论和确定了以下问题:(1)海南岛应以加速发展橡胶等热带作物为重点,大力营造热带林木,努力提高粮食产量,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逐步建立适应海南岛特点的生态平衡和农业结构。(2)从明年起,由中央和省每年给海南调进粮食4.5亿斤,一定5年不变;建立银行专拨扶持社队发展热带作物的长期低息贷款,到有产品收获时再逐年还清;在海南的中央和省属企业,其利润应适当留成一部分给海南地方使用;中央和省要多支援海南一些化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30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87年6月30日 坚决查处***员索贿问题

  1987年6月30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发出《关于坚决查处***员索贿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近年来,在我们对外经济活动中,封建社会、资本主义世界司空见惯的受贿、索贿的丑恶行为已引起党内外、国内外的强烈不满。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采取坚决措施,严厉查处受贿,特别是索贿这类寡廉鲜耻、违法乱纪的行为。中纪委决定:(1)***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不管是谁,因受贿、索贿而触犯刑律的,一律开除党籍。(2)对经济活动中正常的“回扣”,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窃为己有,违者按党纪、法纪严格处理。(3)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绝不允许拿党的原则做交易。对那些有索贿、受贿问题的党员,必须坚决查处,如果姑息迁就,不予处理,就要追究其所在党组织的领导责任。


·1906年6月30日美国颁布确保食品和药品纯洁性法案
·1908年6月30日通古斯因陨星坠落发生大爆炸
·1930年6月30日法国军队提前撤出莱茵兰
·1934年6月30日希特勒清洗冲锋队
·1936年6月30日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1945年6月30日花冈惨案发生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1950年6月30日土地改革法公布施行
·1952年6月30日“三反”“五反”运动结束
·1954年6月30日法中就印支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1958年6月30日北京十三陵水库完工
·1963年6月30日教皇保罗六世加冕
·1967年6月30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签订
·1971年6月30日苏联三名宇航员在返回地球途中死亡
·1978年6月30日电影艺术家袁牧之病逝
·1978年6月30日袁牧之编导的电影剧照
·1980年6月30日芬博阿多蒂尔成为世界首位民选女总统
·1985年6月30日恐怖分子劫机17日后释放全部人质
·1998年6月30日埃斯特拉达出任菲律宾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83年7月1日 《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出版发行

  1983年7月1日,《邓小平文选》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文选》收入了邓小平从1975年至1982年9月发表的47篇文章,其中39篇过去没有公开发表过。1975年写的8篇著作反映了邓小平在同“四人帮”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中,整顿各方面的工作,为促进安定团结和发展国民经济所作的巨大努力。1977年以后的著作,反映了他在推动和指导全党进行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和实现我国伟大的历史转变的过程中,在确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和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发挥的决策作用和做出的卓越贡献。12月,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全党学习《邓小平文选》的《通知》。《通知》指出,学习《邓小平文选》,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党的伟大转折时期的历史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由来与发展,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保证,认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新成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31年7月1日 蒋介石发动第三次“围剿”

  1931年7月1日,蒋介石、何应钦坐镇南昌,指挥23师又3个旅共30万人的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发起第三次“围剿”。蒋介石亲任司令,并聘请德、日、英等国军事顾问,以嫡系部队5个师为主力,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分兵两路展开钳形攻势向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进攻,企图消灭红军于赣江东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97年7月1日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举行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7月1日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于6月30日午夜举行。23时42分,交接仪式正式开始。
  在中英仪仗队入场后,双方礼号手吹响礼号。23时46分,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步入会场登上主席台主礼台。英国方面同时入场并登上主席台主礼台的有查尔斯王子、首相布莱尔、外交大臣库克、离任港督彭定康、国防参谋长查尔斯·格思里。
  在仪仗队行举枪礼之后,查尔斯王子讲话。他说,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150多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向那些把“一国两制”构想变为《中英联合声明》的人致敬,并对那些为谈判《联合声明》的实施细节而辛勤工作的人们表示敬意。
  查尔斯说,香港向世界表明,生机勃勃和稳定可以成为成功社会的明显特征。
  他说,香港将从此交还给中国,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香港将继续拥有其明显的特征,继续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要国际伙伴。1984年的《联合声明》对全世界做出庄严承诺,保证香港继续她的生活方式。对英国来说,她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联合声明》。
  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象征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降旗、升旗仪式开始。出席仪式的中外来宾全体起立。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主礼台前东西两侧的旗杆上。
  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随着“米字旗”的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这时,距零点只差几秒,全场一片肃穆。
  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
  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
  接着,***主席走到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讲台前发表讲话。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
  ***说,历史将会记住提出“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邓小平先生。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向中英两国所有为解决香港问题作出贡献的人士,向世界上所有关心和支持香港回归的人们表示感谢。向回到祖国怀抱的600多万香港同胞表示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说,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保持香港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
  他说,香港回归后,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的外交事务和防务。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据基本法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循序渐进地发展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
  ***说,香港回归后,将继续保持自由港的地位,继续发挥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作用,继续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发展经济文化关系。所有国家和地区在香港的正当经济利益将受到法律保护。他希望世界上一切在香港有投资与贸易利益的国家和地区,继续为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努力。
  ***指出,香港今日的繁荣归根到底是香港同胞创造的,也是同祖国内地的发展和支持分不开的。他表示相信,有全国人民作坚强后盾,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同胞一定能够管理和建设好香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创造香港美好的未来。
  ***主席的讲话,激起全场6次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随后,中英两国领导人走到主席台前,握手合影。
  凌晨0时12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
  出席交接仪式的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30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负责人以及国际知名政界人士,90多个国家驻香港领事机构的代表和一些国家的民间组织、地区与国际组织驻港办事处的代表。
  香港各界人士,澳门、台湾同胞,以及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也出席了交接仪式。
  来自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多名记者采访报道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