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宛陵小城

历史上的今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3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46年6月23日 南京发生“下关惨案”

  1946年6月23日,上海10万群众举行反内战、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集会和示威,并选出马叙伦等10余人赴南京请愿。
  当晚,当请愿代表行至南京下关车站时,遭***特务殴打,马叙伦、阎宝航等多人受伤。
  24日,周恩来为“下关惨案”事件向马歇尔、徐永昌、俞大维提出严重抗议,要求严惩祸首,并到医院慰问伤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46年6月23日 蒋介石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

  1946年6月23日,蒋介石以30万大军围攻中原解放区,点燃了全面进攻的战火。接着又对华北、华东、晋绥、东北等地进攻。8月2日,派飞机轰炸延安。
  解放战争初期,蒋介石拥有430万兵力,其中正规军200多万,控制着3亿以上人口的地区,且有美国的飞机大炮和坦克;中共人民武装仅有120万,解放区只有1亿多人口,主要靠“小米加步枪”。全面内战开始,***用于前线的兵力,为正规军的80%。其兵力部署是:除7个军20多万人,早已进攻东北解放区外,以25个旅30万人,围攻中原解放区;58个旅46万人,进攻苏皖和山东解放区;28个旅24万人,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18个旅16万人,进攻晋察冀解放区;20个旅9万人,进攻晋绥解放区;19个旅15万人,进攻陕甘宁边区;9个旅7万人,进攻广东游击区和海南岛解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39年6月23日 八路军发出第二期整军训令

  1939年6月23日,八路军总部发出第二期整军训令。规定整训的目的是为坚持华北抗战;整训的内容是加强与巩固党的领导,加强政治工作,建立健全正规制度,提高战术与技术,提高干部的军政素质与文化程度;整训时间从7月20日开始,为期三月;整训任务共30个团约10万人,重点是新建团,并要求主力兵团应派干部帮助整顿巩固新部队。据此,八路军各部队有计划地分期分批进行了整训,在整训的过程中又按新编制对所属部队进行了整编。经过整训,至1940年底,八路军总数达150个团,约40万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14年6月23日 劝导国民剪去长辫
  1914年6月23日,北京政府内务院颁布《劝诫剪发规程六条》,在北京设讲道剪发所数处,劝导剪发,以作全国的表率。《规程》规定,凡政府官员、职员不剪发者停止其职务;凡政府部门的夫役不剪发者开除;凡车马夫役不剪发者,禁止营业;凡商民未剪发者由警厅劝令剪除;凡政府官员的家属、仆役未剪发者,其官员要负劝诫之责。事实上“劝”归“劝”,在官员中留辫子的仍大有人在。如张勋的辫子军就人人留有辫子。张被称为“辫师”,甘肃都督赵惟熙就不肯剪辫。参政院参政中脑后垂辫的也有10多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3 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97年6月23日 日本探险家大场满郎完成横跨北冰洋的壮举
1952年6月23日 中纪委报告“三反”运动中受查处的党政人员情况
1984年6月23日 邓小平会见香港知名人士
1894年6月23日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成立
1961年6月23日 《南极条约》生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4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899年6月24日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诞生
     1968年秋,日本现代著名作家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是日本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
     川端康成是日本人十分熟悉和喜爱的新感觉派、唯美主义的作家,他一生中写了一百多部中、短篇小说及大量随笔和文艺评论。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日本民族气质,贯串着日本古典文学的幽玄、纤细、感伤的情调和东方佛教的虚无色彩。他以丰富的感情、敏锐的感觉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世界。
     1926年,川端发表了成名作《伊豆的舞女》。小说描写一个二十岁的大学预科生独自去伊豆旅行,途中与一个卖唱的贫苦舞女邂逅。在数天的共同旅行中,他爱上了这个舞女,陷入悲剧性的恋爱中。舞女美丽文雅,身世悲惨,深深打动了青年的心。最后,在公共浴场上,当他知道舞女只是个天真烂漫、纯洁无暇的少女时,便豁然开朗,在纯洁无邪的心境中感到了纯真的爱和甘甜的美。小说情节平淡无奇,但细腻地描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及伊豆的美好风光。文中自然美、风俗美和人物美交相辉映,情因景现,情景交融。这构成了川端作品的基调。
      其实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就是作者本人,川端在一高读书时,曾独自去伊豆旅行,结识了一个巡回演出的舞女。二十三岁时,他爱上了一位十六岁的少女,在他们行将结婚的前一个月,少女突然来信,解除了婚约。这使川端受到了终生难忘的打击。川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提炼之后写成此篇。
       1933年,川端与林房雄等人创办了《文学界》,推荐和输送了一批文艺新人登上文坛。他在该杂志上陆续发表了《禽兽》、《花的圆舞曲》、《雪国》等小说。其中《雪国》最负盛名,这是他自一九三七年始,用了十二年时间写成的。小说围绕男主角岛村的三次北方雪国之行展开。岛村是个有家产的中年男子,他坐食祖业,无所事事,偶尔凭借西方印刷品来写有关西方舞蹈的评论。他初到雪国,结识了三弦师傅的女弟子--十九岁的驹子。驹子单纯而天真,对生活倾注了满腔诚挚,岛村为驹子的纯洁美丽所打动。不久,岛村重游雪国,在火车上遇见了美丽的姑娘叶子。叶子一心扑在生命垂危的三弦师傅之子行男身上,沉浸在梦幻般的爱情世界里。叶子“近乎悲哀的美”使岛村为之倾倒。行男死后,岛村三到雪国,他既爱驹子,又迷恋叶子,同时认为驹子对爱情与生活的认真态度是徒劳的。因此当驹子完全倾心于他时,他又茫然了。在岛村准备离开驹子,与叶子同道回东京时,叶子突然投身于一场大火中而安详地死去。《雪国》展示的是一种虚无主义的“徒劳观”。无论是岛村、驹子、还是叶子,他们对人生所作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是一种美的徒劳。爱得深而不可得,不可得而又不怨,在这种自我安慰中追求永恒的美。感伤中带着抒情,这是川端作品的独特之处。
       1962年,川端的又一部重要作品《古都》问世了。故事以一对孪生姐妹千重子和苗子的悲欢离合为主线,穿插着青年织工秀男与她们之间的曲折爱情,着重描写了姐妹二人的骨肉之情。姐妹俩出生后为贫富不同的两户人家收养长大。秀男织了一条美丽的腰带,准备送给意中人千重子。因为姐妹俩相貌相似,秀男误将腰带送给了苗子。待到真相大白,秀男自觉与千重子身份悬殊。便转念于苗子。姐妹俩久别重逢,但因彼此生活方式不同,终于不得团圆。《古都》通过对孪生姐妹遭遇的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宿命观。企图说明人生是不可思议的,人的命运本来就是孤独、寂寞的。《古都》借助京都的自然景物,烘托、渲染了姐妹骨肉之情,使京都的山川草木、四时节日和风土人情都染上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风貌。
      1961年,川端完成了其后期虚无、颓废文学的代表作《睡美人》。作品描写了一个下等妓院用安眠药使一些美貌的少女昏睡,然后让老朽的老人玩弄。老人在意识到自己的衰老和少女的青春时,在一种梦幻般的境界中想到生命的所在,感到精神上的安慰。晚年的川端思想上表现出虚无意识,创作上追求静止、瞬间的美,描写感伤、颓废情绪和受压抑的官能享受。
       纵观川端五十年的创作实践,他的小说都是以爱情为主题,描写爱情的失意和对未能实现的爱情的迷恋与哀伤。日本评论家中村光夫说:川端在三个不同时期描写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爱情。前期代表作《伊豆的舞女》表现了少年纯洁爱情的觉醒;中期的《雪国》刻划了男女情欲,并映衬着对纯真女性的憧憬;后期的《山音》、《睡美人》等,则描写了老人的变态恋爱心理。对作者来说,恋爱是一个永远得不到圆满结局的痛苦经历,只有死亡才能解脱。
      1968年,他因《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斯德哥尔摩的授奖仪式上,诺贝尔奖金评选委员会在谈到川端康成的艺术成就时指出:川端康成以其典型的叙事文学,非凡地、敏锐地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实质。”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瑞典、芬兰等各国文字,我国也有他的译本。
       1972年,川端康成逝世,终年73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4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01年6月24日,年轻的西班牙画家巴布罗-毕加索的作品首次在拉斐德路上的昂布瓦-伏拉的时髦画廊中展出。一位著名的评论家评论道:“很明显,毕加索堪称名副其实的艺术家,他热衷于事物的自身色彩”。毕加索1881年出生于马拉加,1900年10月来到巴黎。虽然他经常挨饿,却迷恋于蒙特玛塔的街头生活,并对巴黎的贫民作了许多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4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04年6月24日,当大火烧毁“斯洛克姆将军”号游船时,快乐的旅游变成了一场灭顶之灾。现场共发现693具尸体。据估计,死亡人数多达1000名,大多数死难者是妇女和儿童,他们是纽约市圣马克斯德国路德教教区的年度观光游览团的成员。
    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乐队正在奏着轻松欢快的乐曲。一小时以后,当船在东河上行驶到135号大街的对面时,人们突然喊叫起来:“着火啦!”起因不明的大火迅猛地蔓延开来。冯-斯海克船长当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命令将船驶向较远的北兄弟岛,而当时离纽约海岸仅仅300英尺远。家人们眼睁睁地看着妇女们被活活地烧死,许多狂乱的母亲将她们自己的婴儿扔进水中。
     据幸存者说,船上的那些救生圈都已经陈旧不堪,一触即碎。船在靠岸时,船体的水线以上部分都已经被烧毁。这一教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纽约人轮船公司的经理们在斯洛克姆号轮船火灾中犯有渎职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4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11年6月24日,新兴的娱乐方式-电影开始进入我国民间。
    早在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曾放映过一部法国短片,当时能有幸一饱眼福的只是极少数上层社会的有钱有势者。西班牙人雷玛斯在上海虹口建筑虹口大戏院,在1911年6月24日开始向民间放映电影。
    当时上海自治公所针对电影的放映,曾公布了严格的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开设影戏院,必须领有执照,男女观众必须分座,影片不得有淫亵内容,放映时间至迟以夜间12点以前为限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4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32年6月24日,暹罗(泰国)资产阶级和军人联合发动宫廷政变。
    1928年,留学欧洲的知识分子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影响,在暹罗建立民党,倡导人权与自由。反对贵族专政,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932年6月24日凌晨,陆军少壮派军官披耶帕风中校率领的政变军队占领王宫,并逮捕王室成员和政府要员四十余人,控制首都曼谷。
     当晚,民党代表会见国王拉玛七世,要求实行君主立宪,成立国民议会。民党领导人广泛宣传政变的宗旨,并发表比里-帕侬荣起草的政变宣言。揭露专制政权的弊端,提出实行民主改革的六条施政纲领。
     6月27日,国王签署民党起草的临时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王权力受到削弱与限制。政变结束了君主制政体,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