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宛陵小城

历史上的今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14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36年6月14日 近代学者章太炎逝世
章太炎,名炳麟,字太炎,浙江余杭人,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著名学者。他一生著述很多,有《新方言》、《文始》、《小数答问》、《国故论衡》等,都编入了《章氏丛书》。
  章太炎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精湛研究的学者,而且是一个桃李满天下的园丁。鲁迅就曾经听过他的课,赞扬他是一个“有学问的革命家”。作为一个民主斗士,章太炎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富强,曾经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他一生中虽然也曾有过消沉和迷惘,但是在重大的历史关头,总是泾渭分明。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以后,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由此引发了维新变法运动。这时,章太炎毅然从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出走,投身于爱国救亡运动。他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运动,但是反对康有为神化孔子,反对把康有为捧为”南海圣人”的封建做法,初步显示了他的民主精神。当维新运动破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康有为以保皇党首领的身份反对革命的时候,章太炎断然剪掉自己的辫子,正气凛然地宣告与改良派彻底决裂,并且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驳斥康有为的改良主义论点,痛斥保皇党逆历史潮流而动,强调以革命明公理,以革命去旧俗,论证了革命是最好的出路。文章旁征博引,笔锋犀利,是章太炎革命论述中最光辉的作品,在当时可以说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壮举。
  辛亥革命后,由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章太炎曾一度消沉,他单纯治学聊以Z•W,“用自己所手造的和别人所帮造的墙,和时代隔绝了”。但他那反帝爱国的心灵,仍几度撞出耀眼的火花。1914年2月,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的野心日益暴露,章太炎起来反对,他把袁世凯以前授给他的大勋章当扇坠,跑到总统府,大骂袁世凯包藏祸心。“九·一八”事变以后,章太炎坚决主张抗日。直到1936年临终前,他还表示赞同中国***提出的《八一宣言》和团结抗日的主张。章太炎是一位杰出的有着反帝爱国思想的革命家,坚持真理是他反帝爱国的力量源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4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69年6月14日 世界网坛明星格拉夫生日
1940年6月14日 德军举行巴黎入城仪式
1950年6月14日 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1982年6月14日 英阿马岛战争结束
1928年6月14日 古巴革命领导人格瓦拉诞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5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22年6月15日 中共首次发表对时局的主张  

1888年6月15日 著名爱国女华侨教育家余佩皋诞辰  

1930年6月15日 李立三指责红四军前委右倾保守  

1943年6月15日 晋察冀边区女子有财产继承权  

1962年6月15日 “好猫论”出台  

1976年6月15日 毛泽东说:我一生干了两件事  

1991年6月15日 《刘少奇论党的建设》出版  

1381年6月15日 英国农民领袖瓦特·泰勒遇刺身亡 起义失败  

1389年6月15日 科索沃战役  

1843年6月15日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诞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6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888年6月16日 《国际歌》诞生

  1888年6月16日,人类歌曲史上最有威力的、影响最深远的歌曲——《国际歌》的曲子,在一个工人作曲家的笔下诞生了。从此,这首战歌响遍了全世界。
  《国际歌》是巴黎公社战士、诗人鲍狄埃于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写的,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号召全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奴隶起来为真理而斗争的壮丽篇章。但是,这首诗整整经过16个年头,才出现在由朋友集资出版的鲍狄埃的《革命诗歌集》中。又过了一个年头,有人将这个诗集给了工人作曲家狄盖特,劝他在那里面找些歌词来作曲。?
  狄盖特于1848年10月8日出生在比利时根特城工人家庭,后全家迁居法国里尔。7岁就进工厂做童工,12岁才进工人夜校。他很聪明,16岁考进了里尔市立艺术学院的夜学部,学习绘画和音乐,18岁获得学院的音乐一等奖 。他终于成了业余的工人作曲家。
  狄盖特拿着这本诗集,回到家里一翻开,立即被吸引住了,特别是那首《国际歌》,他更加喜欢。他觉得那首歌词很适合于写成合唱歌曲。歌词激励着他,他以满腔的***,一夜不眠,谱成了那首气壮山河的曲子。第二天晚上,他在一个酒馆里试唱。6月23日,他在卖报人的庆祝会上正式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接着以狄·盖特假名出版,印了6000份。?
  《国际歌》出版不久,就遭到统治阶级的迫害,发行人因为这首歌被判刑。狄盖特一生清苦,1932年9月26日病逝。但是,不管统治阶级怎样禁止和迫害,这首歌还是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响遍全世界,永唱不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6 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92年6月1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1992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要求全党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第三产业、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开阔思路,发挥创造性,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而努力奋斗。
  《决定》还提出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13条政策和措施。《决定》指出,第三产业重点包括:1、商业、物资、外贸、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居民服务业等;2、咨询、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等;3、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行业;4、交通、邮电、科研、教育和公用事业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6 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88年6月16日 国务院要求各地清理楼堂馆所建设项目

  1988年6月1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清理楼堂馆所建设项目的通知。
  国务院要求各地对在建项目、准备建设项目和规划设计项目要全面、认真地进行清理,要坚决停一批,缓一批。停建项目要撤销立项;缓建项目可保留立项,但“七五”期间一般不得开工。对于弄虚作假严重违纪的工程,由当地政府予以没收。凡是停建、缓建和予以没收的项目要在省级报纸上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从现在起,楼堂馆所建设项目的投资,不论筹资渠道如何,一律先存入建设银行,接受监督,不得存入其他银行。
  今后审批楼堂馆所建设项目,必须按基建程序办理,不准各级领导者个人批条子上项目。
  5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决定停建缓建33个在京楼堂馆所项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6 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79年6月16日 陈云提出宝钢建设的八点意见

  1979年6月16-29日,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连续召开四次全体会议,专门讨论上海宝山钢铁厂建设问题。陈云16日在会上提出8点意见:1、干到底。举棋不定不好。2、应该列的项目不要漏掉。外部协作条件,如煤、电、运输、码头、机电等等,都要考虑周到。3、买设备,同时也要买技术、专利。4、要提前练兵,以保证产品质量。5、由建委抓点。6、宝钢是四化建设中第一个特大项目,只能搞好,不能搞坏。7、冶金部要组织全体干部以及全国的冶金建设专家,讨论宝钢问题。8、要征求外国专家意见。但到底如何建设?建设后如何工作?还要靠中国的专家和工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6 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24年6月16日 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现代第一所革命的军政学校,因校址设于广州黄埔,故称“黄埔军校”。
  ***改组之后,在共产国际和中国***的帮助下,孙中山就把建立黄埔军校,创建革命武装作为巩固广东、完成北伐的第一件大事。孙中山当时曾经痛切地说:中国革命所以迟迟不能成功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的革命武装队伍,没有广大人民的基础;为完成我们的革命使命,所以我才下决心改组***,建立党军,实行工农政策。第一步使革命的武力与民众相结合,第二步使革命的武力成为人民的武力。这就是创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主旨,也就是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使命。
  黄埔军校于1924年1月开始筹备,5月第一期新生入校。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中国***先后派周恩来、恽代英、肖楚女、聂荣臻等担任军校的各种负责工作。
  1924年3月,举行入学考试,经过严格挑选,录取学生350名,备取学生120名。成为第一期学员。
  6月16日,来自全国的教官和学生,包括***和***人共500余人在黄埔军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孙中山亲临主持,并致开学词,正式宣告黄埔军校成立。
  黄埔军校的创办,为中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它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工作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提供了干部力量。它对于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北伐战争起了重大作用,并为中国***后来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军事领导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7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44年6月17日 中共对美、蒋方针作出指示

  1944年6月17日,中共中央致电王若飞就对美、对蒋方针问题作出指示,指出:美国政府目前的政策确是扶蒋抗日**,其错误在于认为蒋介石可以打败日本,统一中国,但结果会与其希望相反。须知美国现行政策是确定了的,不到山穷水尽,不会改变。蒋介石的内战方针也是确定了的,除非我有力量胜过他,才能制止之。我们反对内战,同时要表示不怕内战。当前我们除扩大武装,扩大解放区,并派兵建立华南战略根据地外,在大后方应着重农村武装斗争之积极准备及***军队中的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7 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02年6月17日 《大公报》问世

  1902年6月17日,信奉天主教的满族立宪党人英华在天津创办《大公报》。英华创办《大公报》,得到天主教资本家柴天宠、天主教堂主教樊国梁支持,集股逾万。英华自任社长,同时也撰写政论文章。
  《大公报》每日出报8版。常鼓吹君主立宪,速开国会,明言旨在“开风气,启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该报以敢言著称,要求慈禧太后归政,反对顽固守旧;支持改良,反对革命;呼号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提倡西学,反对保存“国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