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5122|回复: 65

话说石开(书印批评之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8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刘石开,男…1951年生人…祖上有屠者,故刀就是作为后辈男-石开的人生选择(是否首选,未知),笔当然也算刀一种,不然何来“刀笔吏”之说,更何况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毛笔、篆刻之刀呢。
9 j9 v& U( w7 `: A4 g6 [3 y下文录一段石开先生的访谈,透明的几乎骇人
. X5 O" Q# m2 D- T  {0 v' g搞书法篆刻是否一定要从师:因人而异,但拜师一定要拜良师。
4 ?  ]2 y8 q% N% ]! Q/ x·搞书法是否一定要受高等教育:因人而异,但有比没有强。 0 B* `4 O2 z4 o$ X0 y" s
·对您影响最大的五种碑帖(印谱)是:《削觚庐印存》(铃印本),褚遂良楷书,孙过庭《书谱》,《三公山碑》,黄牧甫印存(铃印本)。
  x3 X) D; H! V7 v2 N2 z/ @+ Q·对您最有影响的五种书籍是:西方文学名著,《论语》,《孟子》,中外美学论著,唐、宋、清诸家诗选,毛泽东《矛盾论》。
5 a' z$ {$ z. }6 }$ U" t' @$ }·您反复阅读的几本书籍是:《世说新语》,《聊斋志异》,《诗经》,《新旧约全书》,《伏兎堂诗录》,《梁实秋散文集》,《抱瓮集》。
) j3 |8 [2 H  G. z1 T4 q·您如何安排工作时间:上午9点至12点,下午4点至6点,晚上10点至凌晨1点。自家规定,当然可以自家松动,但基本如此。 ( X. p2 Z# q0 q% Y, @& U+ v
·从事书法篆刻工作的时间在您生活中的比例多大:只要不来客,不外出,我所有自定的工作时间都用于艺术创作,或读书,或写作。 0 Q0 l$ p' h% y. b# X; N
·您和家人谈论书法篆刻吗:我们共同的话题只有一个:对电视节目的评论,但他们喜爱的港台文艺,我却不屑一顾。 4 Q' E1 w7 Y! \
·书、印之外,花时间最多、最用心做的是何事,有何成果:撰文、推敲文字,不敢言通,求顺而已。 7 M, A4 e& }6 l6 K* O$ ]
·您的业余爱好:看英、美电影,养花,喂宠物。 1 D& o4 G2 R) Z/ c6 u5 \
·书法篆刻圈内您喜欢交往哪种人:思维敏捷,擅于语言表达的人。 9 G, j. `$ f% {* {3 H5 o! \
·最令您感激的人:我的三位艺术方面的老师:陈子奋、谢义耕、何教仁。如果没有他们,我也许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
! {9 P$ t+ c, b6 g) W# w* n·最景仰的五位中外古人:孙子,苏东坡,八大山人,蒲松龄,贝多芬。
$ l% C4 |6 F) \+ U2 z# N: s·最尊敬的五位现当代人:孙中山,丘吉尔,达利,聂绀弩,袁隆平。 , q5 Z# i: _8 c7 U
·您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逆向思维,行动入世,思想出世。矛盾集结,胆大心细一平民也。 0 K: R7 ?/ b. r$ j  ~. l+ f7 [
·对人格修练和艺术建树,你将哪种置于首位:艺术家当然艺为先,若云人格修练为先,不是虚伪,便是认识上的糊涂。 ) n; V# {/ L6 p' w7 `
·您的人生座右铭:安处、勤俭、认真、敬业。 $ p( F: s8 g  Q$ J/ p& f, E$ P
·您的艺术座右铭:得失两开颜。 1 e( D  ]2 }+ F) l
·您的创作收入在总收入中占多大比例?仅靠这种收入能维持生活吗:除艺术创作收入之外,没有其他进项。十指供八口衣食,这年头是有点压力。
. ~. w2 Y7 t3 m7 v! D5 ~·您在艺术创作中所感到的最大乐趣与愁苦:前者惊奇有如神助,后者沮丧技不如人。 ·您对自己艺术创作得失的评估:“艺如其人”是为得,“抱残守缺”是为失。
3 Q* Y; |- M/ Q5 L4 ^·您最理想的职业是:做太平盛世走红的职业书画家。 + ^2 q3 E. p6 z/ N- ?! X" ^$ p1 k9 f1 D
·您对艺术创作的终极追求是:传。 - F) a- {$ [. u% J$ s/ g$ p
·对中国书法篆刻未来的态度:艺术向来只看重过去与现在,似张果老倒骑驴,观后不瞻前。
8 p  @2 F9 t6 Y; U0 J·您是否听、看过书坛名家在报刊或公开场合讲假话:善意的假话,人所共说。欲杜绝虚伪的假话,则有赖于社会民主的进程和艺术家自身的觉悟。 6 R1 N( u# R" D
·在文章和会议上,您是否有想说的真话没说出来:如鲠在喉,吐时少,咽时多。 5 O, Y9 M- G4 S3 m# s
·如果有人公开批评您,您如何对待其人其文:见仁见智,评说由人。但我在意真知灼见的批评。
$ ^8 G$ ^9 M3 \# n  H1 C·如果您作大展评委,您的评选原则与标准:评选原则:艺术至上、杜绝人情,少个人喜好,多角度关照。评选标准:才华与工力兼备者为上,具才华而工力略缺者次之,具工力而才华略缺者再次之,二者缺其一则不取。
6 Z3 @% b5 D( }·目前为止,最令您骄傲的事是:自我感觉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年轻。 2 N" J. M/ {- k+ z+ Z3 p& w# Q
·目前为止最令您悔疚的事是:儿女小时,只带他们去过一次公园。 ; Q% g) }' ]$ I; W0 _: p8 I( S! a
·您也有害羞的时候么?因为什么:别人当我的面大声朗读我的文章。 & G7 j( T& ^2 L  ~! _
·您嗜烟、酒、茶吗:恶烟畏酒清清水,客问先生奚嗜为? ! o6 a* }7 Z% v& {1 T
·一想起来就让您开心的是什么:自己隐喻性的文章被知心的朋友点破的时候。 5 v, ^2 H0 U  p# F
·您总想做而至今未能做的一件事是:画一张丈二匹的茅亭避雨图。 0 L  Z: T: Y+ l& p3 z+ a# A2 p
·对当前书法报刊上的报道,您最不喜读到的是什么:由书法家本人出面,约请他人撰写吹捧自己的文字。* j# a9 O: W; G7 w+ `% M. A! A
( v0 x  X& r7 \) _5 V, G
[ 本帖最后由 宫恩武o 于 2006-5-9 13:3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5-8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刘先生的一篇文章——自找批评后的感想0 ^$ r9 p* U% e5 Y  h, R
(石开)
) r1 ]. l% m' ~" j0 x
( J: e; L, w; D0 j先说一句虚应的客套话:承蒙《篆刻批评》登载拙作,又承印坛朋友不吝坦率批评,受益非浅,在此表示谢忱。& y( W, Q" H$ \( I$ E! {
再说几句真心的实话:《篆刻批评》长年给我免费寄报纸,这些办报的朋友对艺术的真诚很使我感动,如今做没有经济效益的事很难,于是我想投个稿,热闹热闹,也算以实际行动来支持吧。不意有人误解,以为我做秀出风头。其实,像我目前的状况想在媒体上露脸,大概是不会遭拒绝的,若存心做秀,也往大报奔是不是?
" |* ]2 r6 Z$ f8 h我也没有诚心听取批评的意思。我学印之初不为成名也不可能成名,上世纪六十年代是什么年代?黑极了!学印纯是为了"寄迹风云,寘兹愠喜。"(陶诗)慰籍自己的心灵罢了。想不到后来世间气候发生变化,不才居然以一艺名家;虽然是卖印为生,但还是用不着取悦于人,自己想怎么刻就怎么刻,所以也从不顾忌他人的说三道四。话虽然这么说,但毕竟全身心投了进去,想的很多,所以偶尔有寻找知音的欲望。见《篆刻批评》办得不错,一是凑个热闹,二是想试探自己的艺术被人家理解的程度。
2 _  y& v8 {8 W* q接到上期的报纸,仔细读了一遍,总的感觉像是无端自找了烦恼似的。人与人理解很难,艺术让人理解就更难了,特别是有新意的艺术往往都很晦涩,我的篆刻有"病态",不能让人愉快地接受是正常的。几篇文章,只有陶钧写的比较贴近我的想法,他认为是弱点的"软弱、乏力的意象"却正是我想追求的。我还欣赏"懒散",一种自在的懒散的意境也是我努力的目标,但目前表现得还不充分。看来陶先生可以算是半个知音了。徐正廉应该是我的知音,可惜这次他不说话。记得徐正廉在很多年以前说我的几方印有"鬼气",他指的那几方印确有诡谲之意。后来李刚田说我"鬼才"大概就缘于此。李先生印风比较纯正,对我的印自然不能认同,大概碍于交情,他硬着头皮说"鬼才"怎么怎么好,其实是效仿官场"明升暗降"的手段,来明褒暗损的,这我知道,但既然人家没有大恶意,说说也无妨。问短是鬼才我不敢当,不愿意当。我的印章总体是平实的,准确地说是调皮式的平实,即使调皮到恶作剧也是很有分寸的。如果说我的印章有鬼气,那么同期刊登的葛冰华是什么气?广西的陈国斌又是什么气?看来,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人目前还很多。
6 w3 P: n# B) K' u  {6 J! p2 ?最使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傅其伦先生,他与我素昧平生,但写的文章好象非常的了解,甚至给人一种经过采访似的感觉。文章后半部分的陈述全都是他想当然的结果,竟然没有一点事实根据。简直是胡说八道!(恕我粗话)
% h. Y; i5 R9 ]艺术是要有时间距离才产生美的,我们今天赞叹的吴昌硕、黄牧甫应该完美吧,陆维钊那辈人就有臭骂的,甚至晚年的陆先生还在骂。齐白石更不用说了,几乎是同辈皆骂,所以才有齐白石因徐悲鸿的激赏而行跪拜礼的佳话。 6 T" p( @4 m( E: P% y
印人寂寞啊,今古皆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8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人相轻的典故太多,不知道用到石开先生身上会是嘛样,好在作为北漂的石开哥们已经在京城有了两处房产,相轻的故典不符于石开矣,京城之内八面玲珑,书坛印坛呼风唤雨,政治前途……
$ H2 ?2 {$ G1 p) n* ?& z+ P4 s0 E石开的书、篆成名没有偶然性,当你了解了书画圈内的种种软肋,只要轻轻的一招就可以飞黄腾达,扬名立万,石开了解并发现了这个软肋,而且利用了这个软肋5 O  \# j- \  N( r
中国国人有看热闹的习惯,只要有人流鼻血-把脑袋向天,一会的功夫就会有全城的人看着蓝天发呆,石开就是那位流鼻血的男人。石开的篆刻中用刀威猛,篆法刚劲,一副万夫莫当之慨,几乎脱却了南方男人特有的那种柔美,只可惜艺术水准到底多高就得见仁见智了。探索的路子值得称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8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篇采访周永健先生的体式差不多,有空贴上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8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凭借金石开路,叱咤于京城,且威震整个书坛,均因身处特定历史环境,身怀“鬼才”使然,着实令人羡慕、敬畏。然而,假借名威,能以怪异书风横行于书法领域,确是件怪事!是好是坏,让历史去评说吧!——愚砚7 k& K0 \' |6 \3 e# ]
# X) l0 ~# {, X/ a% _8 K1 m
[ 本帖最后由 jinyang123 于 2006-5-8 18: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8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石开的言谈文字,远甚于其书法篆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8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说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9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nyang123 于 2006-5-8 17:56 发表
* M2 E8 a3 R/ N, O石开凭借金石开路,叱咤于京城,且威震整个书坛,均因身处特定历史环境,身怀“鬼才”使然,着实令人羡慕、敬畏。然而,假借名威,能以怪异书风横行于书法领域,确是件怪事!是好是坏,让历史去评说吧!——愚砚
6 Q: G, f: g% u, `7 _
金石之于石开抑或是乞者的打狗棍,赖其存无,用之所长,大蛇的七寸已在石开的掌中,就现有的在书印坛确立的地位看,历史会为其留一个位置的,毕竟评委、权威、大家都审美疲劳了,还在乎一个两个丑八怪,人的包容性是无与伦比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9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xia 于 2006-5-8 16:18 发表! q! R6 k& N& n) {
我有一篇采访周永健先生的体式差不多,有空贴上来看看。

) d3 w/ S; M4 y: s期待,我比较喜欢这一类的文章,讨厌吹喇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9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梦草堂 于 2006-5-8 18:18 发表
6 l5 _3 e7 a% E; v0 ?- ~喜欢石开的言谈文字,远甚于其书法篆刻。

" t& v2 d6 I6 D  {4 h有同感,好在石开的书印正玩命的升值,别买金条房产买石开书印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