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七年九月二十午后,翻开礼器碑,临前又仔细读帖数遍,并以指代笔心摹手追,对其风格和其他相关资料作了更深了解,并与同时代汉碑曹全,张迁,石门颂等几名碑做了风格比较,以期更好的把握其特征。
《礼器碑》是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在汉隶巾较为规范,是学习隶书的最佳范本之一。
其结构初看似极严谨平整,但细细品味,时见奇险,又能以一二笔化险为夷,如大将临阵,处惊不乱,用笔瘦劲,骨力爽爽而蕴藉,雁尾、捺画多重大且方,其虽有稳势之功,但不宜过。时人论用笔,归《礼器碑》为方笔,实其笔法妙在健举,不拘于方,以方圆的互用,造成动静向背之变,更是其笔法之熟悉者。
清王澍在《虚舟题跋》中评此碑说:“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最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并说:“惟《韩敕》无美不备,以为清超却又遒劲,以为遒劲却又肃括,自有分隶来,莫有超妙如此碑者。”
《礼器碑》的线条质感,与东汉时期的其他隶书砷刻如《张迁砷》、《曹全碑》等有着一定的差异。它属于平正端庄、俊挺宽博一路。碑文中有的字笔画细如发丝,铁画银钩,坚挺有力;有的粗如刷帚,却又韵格灵动,不显呆板。尽管线条起伏变化,但通篇看来又不失和谐,在力量感的表现厂非常成功。因此,临习《礼器碑》可选择弹性较强的兼毫笔,着重练习笔力。
笔画要瘦劲而不纤弱,波磔则较其它笔画梢粗,至收笔前略有停顿,借笔毫弹性迅速挑起,使笔意飞动,清新劲健。“燕尾”捺画大多呈方形,且比重较大,看上去气势沉雄。
以下临作为对临和参以张迁碑,曹全碑,石门颂意临各一,请方家指正。
耕耘斋
[ 本帖最后由 耕耘斋 于 2007-9-22 09:43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