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谷国伟

《青少年书法》、书法网联袂推出“经典竞临”第五期:《礼器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9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试一下*****

em2 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30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试一下

上次图片没发成,再试一下: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30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第二张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30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还有一张
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临《礼器》三境

临《礼器》三境
一,摹形,注意波画,要灵动,如春花舞风,转折处要沉凝,如寒山凝雪,用笔注意逆中行顺,顺中用逆。
二、得意,第二境为得意忘形,笔随意转,行于当行,止当于止。
三、悟神,第三境为形神兼备,形足神长。
肯请方家批评指正!谢谢!

临《礼器》

临《礼器》

临《礼器》局部1

临《礼器》局部1

临《礼器》局部2

临《礼器》局部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4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5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临《礼器碑》感悟
       《汉礼器碑》又称《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或《韩明府修孔庙碑》,东汉恒帝永寿二年(公元一五六年)镌立于山东曲阜孔庙。该碑结体端庄凝炼,秀丽典雅,用笔瘦劲刚健。
   我觉得在临写此段礼器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笔画粗细对比明显,捺画粗壮。如“下”的长横,“孔”、“元”的竖弯钩,“氏”的戈钩,“以”、“不”的斜捺。
      (二)方圆并使,藏露并用。如“百”的长横方起圆收,“王”的长横圆起方收,“下”的长横方起方收,第三竖王字下“不”捺画的露锋起笔,藏锋收笔,“氏”的横和提露锋起、露锋收。
      (三)字形结构上礼器也不是绝对扁方的。如“育”、“宝”、“汉”、“叹”、“学”的字形就走纵势,呈上密下疏状。如“俱”、“颜”中间的开与“雄”、“马岂”的合都与其它字形形成鲜明对比。
      
      在临写此碑之前可参看一下居延汉简和楮遂良雁塔圣教序。我隐隐觉得它们之间在用笔、结构、字形、神韵上有暗合之处。
   以上仅为陋见,不当之处还请诸方家、道友多多指正!
                                 愚人东明顿首
   笔 硬毫小笔
   墨 一得阁极品云头艳
   纸 米色水纹宣    用时 40分钟
DSC00250.jpg
DSC00251.jpg
DSC0025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5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局部一点的
DSC00253.jpg
DSC00254.jpg
旋转-DSC0025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5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局部一点的
旋转-DSC0025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5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临写的第二张
DSC00265.jpg
DSC00259.jpg
DSC0026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