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曾如影

[转贴] 刘正成先生该冷静一下了(作者:王根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9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 ~. r  r( a9 l) S# B9 d
  王根权先生你说“希望刘先生能冷静下来,不要将功利看得太重!”我又一想,一个人看重功利、功名又有什么不好?王根权先生你不看重功利吗?谁信?
  一个人连功利、功名心都没有了,就是完人?查了一下资料,有一篇《功利论》,你有空读一读。
  “功利的二面性,一方面使一些人在利面前表现出飞蛾扑火般的莽撞和冲动;另一方面,功利却使人有精卫填海般坚持与勇气。同时,人有限的能力对无限制的功利的追求,逐渐泯灭了人性,F•B了社会,乃至毁灭了国家;却也正是因为功利,多少人坚守正义,仁义,道德,而垂青,得了大功大利。多少企业家不断提高生产率,以便发展,所求何也?还不是利!打入世界500强,又是所求何也,还不是功?”# p% F, F, V$ P* v3 P
5 O/ s& |' a& E8 r! `9 E. A

; p4 A. P% _& h( p5 R: `, l/ k/ k
8 A( o! f( M  n6 u6 ^; y+ X; m% k
《功利论》 
  
文 / 目击者
  近来,央视八套午后在放《三国演义》,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一般看的。对于三国的人物,作了个大致的了解。但看到诸如关云长死不投敌,黄忠苦肉计火烧曹营,张松弃曹投刘的场景时,便不由参透他们为何这样做的原因,然而迟迟未有一个好的缘由。7 C. H" l, T: D1 B- R

% b. B' C% E- P$ \) E3 M! G  后来在读《红楼梦》时,猛然被《好儿歌》的二句所点悟“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果然如此……( D( r8 K7 J0 r
5 H4 }: S1 T* H! y3 J, \
  关云长讲的是一个“义”字。孟子有“舍身取义”一说,但,生,义,却都是功利的。生是对物的利,义是人利,且义是最大的利。当年关云长桃园结义,以一个“义”字忠心耿耿为刘玄德打天下,单刀赴会,名声赫赫;关云长也终因一个“义”字而死,名垂千古。名声赫赫和名垂千古都是功。
/ k& L6 a! `1 q  _7 W7 P  ^* A" g* y- g& ?) v8 k* ]. W" s
  张松的背叛也带有利的原因。他出使许都,在曹操面前竭尽狷介狂妄之能事,他讽刺曹操、羞辱曹操,然而他的本意却是希望曹操能善待他,重用他,他就把西蜀地图献给曹操。但结果是:被乱棍打出教场,他失望地喊道“一世聪明,谬托知己”。刘备以他固有的仁慈,对张松也算毕恭毕敬,接待有佳,临行前赐酒三杯,至情至意。张松由此大大享受了被人尊敬的感受,得到了利,与其在曹孟德的遭遇无法相提并论,于是将西蜀地图献给了刘备,得到了功,弃曹投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h3 Z$ m) A0 G% v2 M
6 D2 ]8 |8 J3 n  Y
  同时也要谈谈最有非议的宗教的功利性。就中国所广泛信奉的佛家而言,佛教是汉代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的,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获得了迅速发展。佛施法来普度众生,修寺院来救济贫难,照理说也应该无功性可言。其实不然,且不说佛家弟子捐款修院,其中一原因为的是让佛祖的驻扎环境有所改善,说的是利。并且弟子也不一定如此,《圣经》中的《约伯记》中,撒旦对约伯信仰的评论是“宗教敬虔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好处”此种人也并不少见。虽然《圣经》中的《约伯记》说明的是人对上帝的信仰最基本的动机是不应该出自功利主义,也就是要所谓的要大公无私,一无所求,然而这是不现实的。为此撒旦还曾提出挑战,说:“人对上帝的信仰都是有目的的‘功利主义’,世上没有什么对上帝是单纯的信仰。”宗教中的功利可见一斑了。从大的方面来讲,佛施恩于众生,众生得到了实惠,是利;从而加大了佛的影响,是功。到头来,还是功利二字。中国古代的统治阶级看中了宗教的法力,极力利用宗教作为巩固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精神工具,传播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和世界观,宣场现世的痛苦来自前生的“罪恶”,只有忍耐和顺从现世的因难,才能走向来世永恒的安乐和幸福。从而使大众俯首贴耳甘心忍受今生的痛苦。如此达到了利。而在西方,中世纪时,天主教教皇约翰二十二世麻原彰晃公然为世上各种罪恶排上了价码,以谋取利。
3 A3 U7 ~# P) P- S1 O$ s" f
" T" C1 ]( N4 B4 S1 n. G  可见功利的威力是如此之广泛。0 b/ e  X( \3 d' t
  $ R. Q, p! y; v' c+ }$ e- ]
  对“功利”二字,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非常普遍的,就我们所熟悉的亚里士多德,托马期·阿奎那,大卫·休谟,他们都是被公认为是功利主义者,西方接受了他们,也接受了功利。然而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难免心有余悸,但还是大势所趋。从历史上看,中国绵延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大青江山,一人所有。这就有意识地破坏了功利公平竞争的土壤。东西都是帝的,争来争去,意义不大。从而出现了以利和功为主的夺权行为。陈涉吴广起义,抗秦;义和团运动,抗帝;红军建设,抗蒋。而如今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公平,但还是围绕着“功利”,靠自己的科技,实力,资金,人才,管理,逐步实现功利的争夺。
9 w4 q3 w3 ]' s. j$ C% p2 g1 J( x1 n& F% k1 x& D$ j1 Q) V9 l# ~
  然而要说到真正的社会功利性的鼻祖,是古代希腊人的“个体人格”,近代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
% l5 s8 M) J- @" R# O' K4 w. U3 V& V8 ^5 D
  功性的广泛性和影响性,也注定它具有二面性。/ V) L1 [, p; D- ?+ @& e

1 O8 |1 n- Y/ J$ B; W* L  罗马帝国雄据一方,铁骑纷沓,不断的征服给罗马帝国带来了荣誉和源源不断的财富,享足了功利,然而这些却使纯朴的罗马人很快拜倒在功利面前,抵挡不住诱惑,逐渐沉迷于声色犬马的放荡之中。标榜平等的荷兰人,在利的趋动下强迫东方国家与其签署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牟取暴利。美国的黑人迟迟没有得到应有的自由,为什么呢?因为美国人可以从黑奴的地方得到极多的利。# u) m3 u  m& s: d* J
2 j% v+ s5 R0 k9 U8 r& X
  当年,荆轲舍身入秦,逼秦议和,后又刺杀秦政,维护燕利益,也就间接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可惜风萧萧兮易水寒;三国时,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关云长,至今仍为人称道;生当人杰死亦鬼雄的项羽,更是杰与雄的集合,占足了功。我们在叹这些英雄的丰功伟业时何尝不是在论功行赏呢?“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气概又何尝不在为他们自己光耀门楣,普及功利?西方布鲁诺极力说明当时民众相信日心说,却未能逃脱宗教裁判所的追捕,但他却把“地心说”批判得体无完肤,建了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是为利。& e- @- h' `+ V" z. |6 o+ _6 o, g
  . ^# f) W' k/ ^2 ~
  功利的二面性,一方面使一些人在利面前表现出飞蛾扑火般的莽撞和冲动;另一方面,功利却使人有精卫填海般坚持与勇气。同时,人有限的能力对无限制的功利的追求,逐渐泯灭了人性,F•B了社会,乃至毁灭了国家;却也正是因为功利,多少人坚守正义,仁义,道德,而垂青,得了大功大利。多少企业家不断提高生产率,以便发展,所求何也?还不是利!打入世界500强,又是所求何也,还不是功?
% |( L: U* J( c' \7 b/ c/ a9 p/ h: R/ L4 I) V# c
  功利的三个特征使它可以树人,建国,垂史,同样它也可以摧毁人国史,使历史伤口重重。然而要扬长避短,我们要继承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取精去粕;继而要有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求存;也必操有发展和全面的眼光,势必不要因小失大,鼠目寸光而不致于长远,探其皮毛而不入木三分,不然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坚信: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

8 M# d$ Q/ I9 e;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9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朱中原 于 2007-10-9 17:42 发表
* H+ u7 X" G( I6 W楼主的文章的确是陋见。我建议楼主再好好读一下刘的原文,弄清楚什么是时代?“刘正成时代”的真正含义,不要仅仅只纠缠于表面的文字。
! Q+ ]1 j5 f% O7 u, u以一个人的名字名义一个时代,真的就是要从中国书法家协会的诞生为标志吗 ...
  W( l7 K, D* y5 r- ^

" ]) `- b$ ^+ m9 Y  O说得好!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10-9 15:59 发表
' X( a4 b, I5 Z+ \5 W2 x2 i朋友:“刘正成时代”并非指刘正成个人,只是一个“符号”,当然有他个人的意义与价值。当时刘身居书协要职,主持操办了连续八届的《中青展》,其功不可没!且观念斗争非常激烈!刘离开书协后,有人却把《中青展 ...

' y- b$ I$ @8 }8 v1 x3 H, P+ A$ }9 y! u
赞一个!!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0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翰墨陶情 于 2007-10-9 16:00 发表
  `; V- c) ?2 h/ m; ]1 G: g谁不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呢?刘正成也是人,是人就有那么点虚荣,原谅他了!em4

' {4 g. a7 U) E+ ?, K9 W8 H0 G- I
所说即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0 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

书法家?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0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少说 于 2007-10-9 15:21 发表
- o( O) O, J, H! C. Y0 K5 k8 B丁兄:刘正成先生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他做的这些事与“时代”一词相距甚远-----。照这样推知:现在就是“张旭光时代”了?张先生绝不会这样称自己吧,因为张先生要谦虚得多-------
1 P; _9 @' e0 Y  e; f- O  A  }
现在叫张旭光时代也未尝不可!叫什么时代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又比如你在一个工厂里做厂长,对于那个厂,那你在任的时期就可以一你的名字命名为某某时代,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书坛现在可以叫张海时代、赵长青时代关键不是叫法,而是叫法对于历史的学术研究意义,叫刘正成时代,即指中青展时代,是刘正成在书协体制内一段有作为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书坛的一个重要的时期,是一个现象,一个标志,这对于历史来说,是必须记住的一个时期,命名为刘正成时代有什么不可以。- O9 l8 p8 R# u+ }; @$ U0 H
王文却站在功力的角度去评说、去比较、去考据,毫无道理的。
4 Y  [! G$ }1 j/ v还要说一点,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剥夺一个人说话的权利,王文似有此倾向。
! V* a0 K% p7 M8 c8 y下台后的刘正成的思考、反思可能更真实、对书坛的观察可能更细致,身处利益集团之中,反而有有些话不能说、有些事不能做的顾虑,现在则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做书法的社会学分析,有何不可?+ A9 T; U4 h4 M0 b

! A, ^3 I' {3 _) D2 \我看了以上网友的发言,我发言很多网友就都已经被误导了,包括蒋圣虎兄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0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宫其实不喜欢做一些锦上添花的事,所以略谈几点自己的观点。
- A7 _) w7 i) ]* ~; \; m, k. i- t( A这个话题首先有一个假设,中国书坛的中国书法时代近20年间影响最大的是刘正成,这只是一个假设,这二十年间做得有意义的事最多的不外乎两个人:王镛先生,刘正成先生。
/ G% q! N" }7 D- G7 t% n0 x2 |$ J$ U4 c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背景,也具有时代的面貌,书法亦然,刘正成先生的《中国书坛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老宫专门读了一遍,对于呆兄评价的“第一文”还是有同感的,文章中刘先生没有标榜自己如何领军于中国书坛20年,读到得更多的潜台词是反思,一个书法时代的反思,一个书法人的斗志,反倒是楼主的文章让老宫有些意外,现在要问的是“谁最应该冷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0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拉木 于 2007-10-9 23:05 发表
( S/ M- ]# \2 H9 J$ A5 P+ e, @2 b- w2 A5 L  t5 T0 G, E

* j' H* P) J" F  K+ }
- X2 z5 g- b# X0 t* @: K) n
; t. w4 ~! r, s2 Y* A5 e$ o
- t" A5 E' B1 ^- R; W* N- z* d看来柳先生并没真的去看。6 c' ]* o/ V# _! F0 B9 \9 f
中青展主张的是植根传统,张扬个性,这与“在传统上创新”应该是一回事的。3 M0 B: u' S5 A5 z+ c( F6 T. Q, }( t
现在写字为什么出名难?很简单,因为现在的书法环境变了,具体说,一是作为“出名”载体的书法 ...

4 l5 S3 q* f# @3 m. l4 O7 Y现在展览多了说明机会多了,工作更加细致了,媒体发达了说明信息更加讯捷了,这是社会发展给书法带来的机遇% g4 W/ p: z) J6 y3 ?; l- w
中国书法的现状不知要比中青展时期要好多少倍,: G. P8 O- Y$ W, |) ?% U  d3 }) @6 h
不知先生还能不能记全八届中青展,十个一等奖作品已经不整齐了,
6 L. A# f7 d' H% ^# v, \' n9 T8 K中青展的个性张扬如果再继续下去的话,传统怕真是要被淹没了7 k* w* z' V( D2 T# q) ?
书法是个性的,更是理性的,个性每个人都有,学问就不一定了,! s: i# O: L2 W
现在的书法群体在不断扩大,展览也是各种各样,竞争也更为激烈,所以我们应该向前看1 {, r6 G; d+ t8 W8 p  [& ?
必竟下一个书法的时代是"我们的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0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政治和艺术挂钩,是艺术的悲哀。书法也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0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官办的文联和各个协会,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的。既然艺术机构和政治挂钩,机构的负责人就是官僚,官僚就有政治斗争,有了政治斗争,艺术就不再纯洁,艺术就在夹缝中畸形的生长。- }# G% V' p! T: M7 c4 w

  C" ?% t% u4 l5 N! e0 B/ F) W这就是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