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叶武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张志庆}读帖有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5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5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塘龙居士 于 2014-4-9 22:22 编辑

当代著名书法名家张志庆老师的书法艺术


客居在河北廊坊的书法名家张志庆老师在网络书法展上欣赏到的作品有两个方面的价值取向,一是雅逸为尚的行草作品;二是古拙为善的楷书作品,形成张志庆老师的双拳,很有力量和攻击力。雅逸行草从二王书风中化出,来得纯粹自然,雅而至清,逸而能驻,从大王的内敛笔法尽得元气之合,大幅驰骋意在纸外。张志庆老师对于书法技巧的训练非常重视,用笔的提、按、顿、挫、绞、转、收毫、铺锋中,将此二者融于一炉,高下立见。这有点像一位出色的乒乓球选手,能把手中的球拍玩得反转自如,技术炉火纯青时,则人球合一,球随心转。起收知制,是书者下笔后的点画表现、控制。古人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开笔的一点,既是局部,也是书法整体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有不可覆盖性和逆转性。通过多年来对碑、帖经典法帖的研习、把玩后,尤其感觉到每一笔下笔的起、转、收过程至为重要。我将此理解为“起四、收五、二三原理”。“
他对于笔墨的把握有着独到之处,这也使得他的书法迥异于同时代的书家。他的行草书行笔轻重顿挫随形而运,从容体现着速度的轨迹,枯实相间、笔断意连,气质颇近晋人的率意天真。他在章法上很善于运用墨色的浓、厚、枯湿,从而形成视觉节奏的变化,字行之间的挪让、呼应亦颇见才情,在审美意趣上讲求形质相生,文质统一。张志庆老师对书法一直有着很强的热恋之心,在创作研究上他不拘泥于一家一体的藩篱。
张志庆老师的行草书在最近两年实现了一次新的飞跃,向着放逸流美的意态姿致与质实苍浑的线质有机结合构成大幅度跌宕起伏的章法新特征大大提高了一步。这一大步进展中有一点尤其值得肯定:既吸取了时流中以多种形式因素的大幅对比变化来强化视觉冲击力的有益经验,更较好地把握了笔情、笔势的时序性运动在生发、带动空间形式变化中的关键作用,从而避免了刻意摆布矜奇做怪的时弊,以趋于自然地旨归。

衷心祝贺张志庆老师书法展出取得圆满成功!!


求请张志庆老师赐作品珍藏为盼。谢谢!!



联系方式: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塘龙东路塘盛大厦301室:杨孝 (收)邮编523710联系电话139761067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7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玩之不觉为倦 览之莫识其端
——张志庆书作观后
当今的书坛,书法“展览化”趋势越来越强,由此引发的功利性色彩也日益浓重,书法的内涵也只留在表面,激进式的夺人眼球作品,展览上时常可见,而这种所谓书法作品,又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引发欣赏者的共鸣。在这种环境下阅读到张志庆先生的书法,让人感到一种优雅,让人能够感受到书法高古的内在品味和意境,书卷气扑面而来!
张志庆先生的书法创作多取晋人风韵,以不偏不激,风度简远的中和之美构成了其个体书法创作的主要形象。其落笔浑成有度,无使毫露浮怯,他于轻松的挥运中,自觉地追求一种内敛的力感,在娴熟的笔法牵引下,他的书作往往不拘中侧,仅情动言形而已,笔势时而起伏流动,畅快淋漓;时而又缓进徐行,超逸出尘。给人以一种变化莫测而又法度谨严、清俊典雅而又活脱的美感。可谓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的旨趣。其书作以“二王”为宗,追求用笔干净、清雅、刚健、深厚,具有浑然天成之风。其书传统功底深厚,而又能够传递出一种时代气息和个人思想及表现,这应该就是张先生所追求的境界吧。
张志庆先生书法的美,体现在他的行草书上,整体风格雄深凝重,干净清雅,刚健飘逸,磅礴大气,奇谲多姿,字与字之间气脉贯通,随势赋形,俯仰生姿。他的书法创作注重点画使转,强化用笔,畅而不滑,经营得淳然有味。品读之余,让人有荡气回肠之感。他重视笔划的起、转、提、按,极富变化。在笔法上彻底改变笔笔中锋的思路,讲究线条的变化,注重表现书法线条的质感和弹性。他的行书笔法侧中锋并用,突出线条的力度、厚度与爽快。他的行草大字的风格,或温婉朴拙,或峻秀流畅,或清新活泼,或机变洒脱,给受众美的享受。
张志庆先生的小楷在唐人的基础上悄然融入碑学情结,做得恰如其分,给作品赋予精致与朗畅,决绝与快意的美感,告别了那种单薄轻佻的体态。有人说小楷精绝飘然易得,浑朴厚实难求,可张志庆先生用笔墨的智慧做得很完美,像秋菊一样亮丽和高傲。
张志庆先生尊重传统,善待经典,在有所得中深追古法,精研笔墨,与古为邻却决不囿其藩篱。继承是在尊重历史,如何继承使之不成为历史,便成为一个书家必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张志庆先生是一位典型的智者,才华横溢。相信能够继续苦练基本功,深刻认识“书卷气”的内涵,写的东西令人感觉出他独特的文人禀性和文人气质,书艺定会再上新台阶,我们拭目以待!
请张先生赐赠墨宝小品和作品集珍藏学习,谢谢!
132500 吉林省蛟河市财政局办公室 谢吉昌
电话:1389428259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7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1_277:}{:1_277:}{:1_277:}{:1_277:}{:1_277:}{:1_277:}{:1_27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7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塘龙居士 于 2014-4-9 22:21 编辑

当代著名书法名家张志庆老师的书法艺术


客居在河北廊坊的书法名家张志庆老师在网络书法展上欣赏到的作品有两个方面的价值取向,一是雅逸为尚的行草作品;二是古拙为善的楷书作品,形成张志庆老师的双拳,很有力量和攻击力。雅逸行草从二王书风中化出,来得纯粹自然,雅而至清,逸而能驻,从大王的内敛笔法尽得元气之合,大幅驰骋意在纸外。张志庆老师对于书法技巧的训练非常重视,用笔的提、按、顿、挫、绞、转、收毫、铺锋中,将此二者融于一炉,高下立见。这有点像一位出色的乒乓球选手,能把手中的球拍玩得反转自如,技术炉火纯青时,则人球合一,球随心转。起收知制,是书者下笔后的点画表现、控制。古人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开笔的一点,既是局部,也是书法整体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有不可覆盖性和逆转性。通过多年来对碑、帖经典法帖的研习、把玩后,尤其感觉到每一笔下笔的起、转、收过程至为重要。我将此理解为“起四、收五、二三原理”。“
他对于笔墨的把握有着独到之处,这也使得他的书法迥异于同时代的书家。他的行草书行笔轻重顿挫随形而运,从容体现着速度的轨迹,枯实相间、笔断意连,气质颇近晋人的率意天真。他在章法上很善于运用墨色的浓、厚、枯湿,从而形成视觉节奏的变化,字行之间的挪让、呼应亦颇见才情,在审美意趣上讲求形质相生,文质统一。张志庆老师对书法一直有着很强的热恋之心,在创作研究上他不拘泥于一家一体的藩篱。
张志庆老师的行草书在最近两年实现了一次新的飞跃,向着放逸流美的意态姿致与质实苍浑的线质有机结合构成大幅度跌宕起伏的章法新特征大大提高了一步。这一大步进展中有一点尤其值得肯定:既吸取了时流中以多种形式因素的大幅对比变化来强化视觉冲击力的有益经验,更较好地把握了笔情、笔势的时序性运动在生发、带动空间形式变化中的关键作用,从而避免了刻意摆布矜奇做怪的时弊,以趋于自然地旨归。

衷心祝贺张志庆老师书法展出取得圆满成功!!


求请张志庆老师赐作品珍藏为盼。谢谢!!



联系方式: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塘龙东路塘盛大厦301室:杨孝 (收)邮编523710联系电话139761067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7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百花草堂 于 2014-4-22 14:48 编辑


笔含金石声   意如龙虎卧
                                                                                      --------------张志庆老师书法展观后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骄傲和自豪。可是,当今书坛,古典与现代同行,大雅与大俗同在,百花齐放,八面来风,多少人故作扭曲,矫揉造作,美其名曰创新,其实是在糟蹋汉字,侮辱汉字。真正敬重汉字,认真写字的人能有几个?真正想把汉字写得美,写得好看,写得清新脱俗、令人神往的有几个?在各种流行书风、各种流派中站稳脚跟,独具一种沉潜守中的精神者,殊为难得。张志庆老师多年来孜孜不倦,成就斐然,已是卓然名家了。通过观看学习此次书法展,我对张老师的书学道路有了更系统和深入的认识,浅谈几点感想:


1.        尚正统,去怪异。
今日书坛,热闹非凡,百花齐放,不可谓不兴盛,不可谓不发展,不可谓不创新。随之而来的,是过犹不及。很多人求名心切,求风格心切,求创新心切,急于吸人眼球,不惜变换招数,力求眩人耳目,而致书风怪异。以扭曲为婀娜,以支离为老成,以靡弱为雅静。张志庆老师的书法,在纷繁的书坛中,保持了中正正统的本色。扎实的点划,简静的气息,俊爽的风貌,显示了不尚怪异,坚持书法正统的审美取向。


2.        尚精神,去靡弱。
所谓书法,顾名思义,应该是书写的方法,即所谓笔法。用正确的笔法书写的笔画,才可谓书法。张老师的书法,笔法精湛,笔笔着力,笔笔送到,无一懈笔。因为对笔法的精深探求,对魏晋笔法的穷本溯源,张老师的书法,展现出英风骏骨,劲健爽利的特色,笔笔出精神,字字含风骨,从而避免了描头画角、气息靡弱、老气横秋之病。从张老师的书法里,可以读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读出对古人精神境界的意会言传,读出旷达、坚韧、简静的精神特质,读出张老师的美学取向和精神之所寄托。


3.        由碑入帖,由宋入晋。
张老师早年学碑,由碑入帖,又从宋人入手,上溯魏晋,其清晰鲜明的书学道路酝酿出现在的书法风貌。北碑在点划的书写上,强调中段的扎实有力。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张老师的书法里得到很明显的印证。因为中段的扎实有力,为整个笔画、整个字、整篇作品,树立了骨气、骨力,所以张老师的字,风骨卓然、神采奕奕,与线条的中段扎实有力极有关系。王羲之书风,古人评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观其笔画矫健,英风俊骨,神变特出,不可端倪。张老师对魏晋书风的探求,从宋人入手,取东坡之横势,结体宽博,结合矫健有力的笔法,旷达风发,龙腾虎卧,可谓“宋貌晋韵”,张老师书法,在当代是尤近于魏晋风规者

4.        注重书写性。
书法这个词,不知是什么时候叫起来的,其实这个词有点唬人的意思。如果不叫书法,就叫写字的话,我想会有更多的人领会到书法的本来面目。书法即是写字。字就是“写”出来的,不是“书”出来的。看看张志庆老师的作品,越看越觉得“写”得有力,“写”得随心,“写”得率意,“写”得自由,“写”得奔放。书法家者,即是能这样“写”字的人。如果想成为书法家,首先要有这种“写”劲。相比于“写”,我觉得被人奉为神圣的“笔法”都在其次。因为笔法是“写”的过程中的自然派生物。


祝张老师更行更远,更上层楼,登上更高的艺术境界!


求张老师墨宝收藏学习,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7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7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识张先生大概是在三年前《中国书法》杂志上出过一次专栏,瞬间秒杀了杂志的其他内容,于是乎将几页纸复印下来,反复揣摩。至那之后,便四处搜集先生资料,每有所获。今观先生网展,先生表达的东西展露无疑,从东坡、鲁公直至八大,都从字间弥漫出来,此等“吸星大法”甚为佩服。故先生小字放大后纤毫毕现,墨色浓亮,随取皆可做为范本。然观先生大字似略逊小字一筹,稍嫌做作,期待先生更精彩的作品!愿拜求作品集学习。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学府街口学府艺苑C座二单元2802,刘耀收,电话:1503419386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8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8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缘斋 于 2014-4-8 17:26 编辑


                                 祝贺张志庆老师书法展成功展出

         作为一名书画爱好者当然要知道张志庆老师啦。张老师的书法作品是很棒的,他的名气那是不用说的,很早以前就知道张老师啦。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助教,北京交通大学书画创作研究中心教育部副主任书法家张志庆. 是崭露头角. 声名鹊起的中年书法家。他那以歌为正, 游丝牵引, 气韵隽秀的行书艺术驰名遐迩。张老师是行草书获全国首届行书大展一等奖,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大展优秀作品奖等的获得者,张老师他是一位能回归古典,走进历史,守住创新,大气磅礴,走出一条经典的书法道路。他的作品无论是对书法爱好者还是书法家来说都是学习的榜样。在看张老师的书法作品,一看就知道张老师是一位行草书高手,他的行草书很有特点,当然学的也很用心,不论大幅还是小幅作品都很用心,张老师攻研书法艺术贵在勇于创新。这是艺术长盛的生命力之所在。他师古而不泥古, 不求形似而重神似。绝不浅尝辄止, 孤芳自赏, 而是转益多师,反思不足之处取长补短, 精益求精。。张老师因为受过科班专业的训练, 遍临各体古帖名迹, 因此张先生能擅长多种书,博古通今。张老师的创作的作品中无论是大幅还是小幅! 无论是大字还是小字, 都可以很好地呈现出蓬勃生机的气势, 我感觉张老师对传统书法形式美及其技法的运用是很全面的, 他可以够灵活变通创作出精美的作品, 且大气畅达又含有精细之内质故在张老师的书法创作纵横驰骋的磅礴气势中,  我感觉正是因为张老师能领悟到真正的书法本质的内在文化所以他在以后的道路上能一定能够登高望远, 在我看来张老师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书法家,对艺术理论深入研究,对书法艺术的普及和发展致力于推广。     
           
          我感觉一流的书法家在创作的时候总是追求一种由乎心性的激情,这种状态是很难掌握的,出色的书法家首先追寻的是创作情感的真实、自然,其次才是技巧本身。我感觉张志庆老师具备这种的状态和情感的,这一点从张老师的书法作品上是能读出来的,张老师的书法作品,给我最难忘的印象便是激情和心性之间的完美结合,也在此诠释了张老师的创作是符合他内心所想的,他的魏碑也好、行书也罢,小行草也好,无论从哪个角色来分析,都表现出一种来自主体心性的创作真实之感的。因而,对帖学和碑的大量临读,潜隐着一个慕规前贤的叙事策略那就是入古为新的精神境界:从古法层面来深化调整自身的创作,而不是改弦易辙。他心仪的创作目标除了魏碑更有行草。他认为,要实行草书的突破,必须要深化笔法,承传的线路皆为帖学一脉,因而不解决或深化帖学笔法问题。这一点张老师应该做的更好,深入地钻探传统书法的精髓所在; 不厌其烦深入传统, 勇猛精进, 蝉蜕龙变, 完善自我风格; 同时,提高史学,美学。 加强综合素质的修炼, 确保自己的书法在宽阔的入古出新的大道上不断向前迈进!,我们有相信张老师对书法的那份真诚之心一定能创作出让时间考验的作品来。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紫荆山城南路太极公馆物业管理办公室。
电话;13733825906,
邮编;450000.
姓名;张太来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