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果儿

【果儿作品】独步时空的行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6-1-12 12:49 编辑

我以前每逢周末都要把自行车擦得很亮,用好几年看上去都像新的。但现在看法就完全改变了,但我拿着一件半新旧衣服准备去缝纫摊时,走到楼下看到太阳西斜,顿然醒悟,随手把衣服扔进了垃圾桶里,然后泡上一杯茶悠然地走到窗前。也许这是就“不惑”的表现。
134654u77jjbkwxb22z8kj.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6-1-11 21:50 编辑

艺术的试金石不是做大买卖,搞大动作、大舞台,这些事情结果大多都是乐极生悲。不管当时多么轰轰烈烈,很快都会成为过眼云烟。
一个是青年妆、一个是老年妆,一个是欧式妆,另一个是中年妆。化妆是一种把脸作为棋盘的游戏。一个人可以用不同的面貌出现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个地点化妆可以使一个少女变成老太,也可以使中国人变成黑人。

1999年12月上海戏剧学院习作

1999年12月上海戏剧学院习作

1999年12月上海戏剧学院习作

1999年12月上海戏剧学院习作

1999年12月上海戏剧学院习作

1999年12月上海戏剧学院习作

1999年12月上海戏剧学院习作

1999年12月上海戏剧学院习作

1999年12月上海戏剧学院习作

1999年12月上海戏剧学院习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步不大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社元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 07: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震撼!喜欢!心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抛砖引玉,让我们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6-1-13 21:43 编辑

                                                                          与  神  同  工
                                                                                                                        文/张雅媛

我生长在无锡北门外的石灰弄里,屋前有一条清澈的河,年幼的我常跟随外婆到河边去淘米洗菜,用竹篮子去逮水中灵动的鱼。我想画下它,但我仅抓获了鱼,却没有留住水,出现在画面上的是鱼尸而不是鱼。

张大千说:“笔法难,墨法更难,水法极难”。难在何处?“不可言说”。前人没有直接回答,只暗示你去想:“法”从何来?故我求“外师造化”。

猫是蹲着身子,伸出舌头在河边上“舔”水。我用笔尖到墨池的边沿去“舔”一点浓墨,放在盛有清水的碟子里,发现墨入水以后竟像一条绸缎一样飘在水中央,如水草。用油烟磨的墨不是黑色的,它呈深褐色,散发着红葡萄酒般的“紫玉光”。那是阳光下土壤的颜色。我把眼前的画面看作是一条静谧的河流,手执饱墨的羊毫以侧锋入纸,像柳叶轻轻地在宣纸上推开一波又一波的浪,一笔的终点恰似另一笔的起点。此法关隘在“平”,如“锥画沙”。手法如“推拿”。

淡墨是暖色的、柔软的。我宛如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捧着一杯淡淡的玫瑰花茶,在不经意间步入了宾虹老人的“浑厚华兹”之庐。

鸟是站在水中的石头上,把尖嘴插到水下去“吸”水。我拿一支尖锋狼毫插到墨池中央,以中锋落纸,墨在纸上在自然渗透、生发,像一颗种子,我把它深深地按压到松软的土壤的深处。我发现用松烟磨的墨也不是黑色的,而是深青色,入水以后像巧克力一样沉在水底慢消化,如河泥。那是黑夜里树叶的颜色。我把面前的画面当作丘陵,一笔接着一笔往下肆无忌惮地落墨,就像在给久旱的植物播洒雨露。此法要“直、重”,如“高山坠石”。力透纸背,手法如“按摩”。

浓墨是冷色的、壮实、混沌。如雨,每一笔都在指向深渊,我像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步入一片寂静的碑林。

干涸的池塘里,很多泥鳅在泥浆里蠕动:“你把我压下去,他又把我抬上来”。墨与墨之间也会“如胶似漆”。油烟在墨池里“住宿”后会浓缩成“宿墨”,如儿时的麦芽糖一样黏润。落在纸上就像稚童的眼珠一样深邃明亮。此法要“转”,如“折叉股”。手法如“摔跤”

鸭是把嘴扎到水底,双脚朝天去“逐”水,吞进去、又吐出来,使水上下翻滚,“破坏”水面的平静。有“破墨”之意,此法要“重”。我用斗笔拖泥带水地在笔墨未干的画面上行走,所到之处“一片汪洋”,景物半虚半实,树木被羽化的边缘亦梦亦幻,像是一片羽毛从手心里轻轻扫过而发出的悸动…….

河边刷马桶老太把许多短竹条扎在一起,在内壁不停地搅动,把污垢剥离下来。墨与墨之间也会“冷若冰霜”,呈固体,像“冰雹”。松烟在墨池里放久了会干裂成“焦墨”,我用一支粗短的“秃笔”在干涸的墨池里“使转”后落纸,墨渣在未干的画面上瞬时晕化,呈现出一遍“风花雪夜”的景象。此法要“拙”。

有些动物不喝水,也不食烟火,如飞舞的虫子。它们住在云之端,出没在晨雾里。我顿悟,水有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以气的方式存在的。这是“清墨”,要“润”,如“贵妃出浴”。

看到这些,我突然抬头,用惊异的眼光注视着大地,发现周围所有的生命都很“用功”:鸭子在用嘴挠痒,在背部做按摩。船夫不断地把橹推出去,又拿回来。树枝在腾空摔跤……

为什么芸芸众生都在不约而同地做着这三个动作呢?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这是运动学中物体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在笔法上分别对应:

1、“锥画沙”。像“1”字,意味着新生命的诞生,这是线。建立了横向坐标轴。构成“东-西”,代表一维时间。

2、“高山坠石”像“0”字,意味着生长,这是面。建立了纵向的坐标轴。构成“南-北”,,代表二维空间。

3、“折叉股”像“7”字,意味着分叉繁殖,这是体。建立了“高”的坐标轴。构成“大-小”,代表三维的物体。
可以把这三笔看作是一根在变化的绳子:拉直是了“1”,打个圈是“0”,弯折是后“7”。这三笔勾勒出了一个“小宇宙”,即黄宾虹先生所言的“不齐之齐三角瓢”( 如杏仁壳),这是中华文化之髓,从这里出发,不管你去追求什么手法、主义或潮流,最终达到的必定是自己的后脑勺——物质的本源。

这个小小的果壳构成了一个特定的时空,它通向艺术的圣殿的法门(共有三道,这是第一道),门里住着“神”,代号“107”。

这样的表述方式,是我对历史积淀和当代视觉思维之间意象表达所进行的一种切换。

其实,笔法、墨法、水法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大的里面包含小的,小的里面有更小的。它们的属性一模一样。原来,笔法即墨法、水法。“不可言说”的意思还可以理解为“不需要说”。你读懂了笔法,也就读懂了世间万物的规律和法则,就敢去“和一切来者握手” ,就能够“造法”。只要你的眼睛能够触及到那束尘封千年“灵光”,你的手就与“八大山人和苦瓜和尚”的手紧紧地相握了,你们一见如故,彼此认可和欣赏,有着一种心灵的感应和心照不宣的默契。从此,你将“与神同工”。“神” 是一种相助、相生,更是一种相知。

尽管那个当年在河边逮鱼的小丫头,现已成一个白发妇人。但那双冻得像馒头的小手,至今还紧握着画笔。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她不再是锋利的刀,咄咄逼人,而是磨刀石,能静对锋芒。
我的作品是力量,而非图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6-1-13 21:45 编辑

“丑书”之辩   

                              ——驳”危害中国的欺世丑书者将被终结“一文

                                                                       作者:果儿

最近在微信的朋友圈里经常看到一篇名为《危害中国的欺世丑书者将被终结》的文章,最让我吃惊的不是“丑书”的丑陋,而是作者对法律的无知和艺术素养的缺失。作者处处高举“文字法”的大旗。他认为书法的“法”是遵循“文字法”的前提下的产物,他认为写字不规范、写错字的人不但是“违法分子、破坏分子”,还是“丧格辱国“之人。代表人物是谁呢?文章中配图的作者分别是井上有一和沃兴华先生。一个是日本人(上个世纪末已经去世),另一个是不合群的、喜欢默默的耕耘的读书人。说是他们“危害”了中国书法,肯定是误会。
文章围绕国展和入协展开,绘制出了一条书法家成才路径:入国展——得奖——入书协——得到最高层肯定=书法家。他认为由于写“丑书”的人不断获奖、入协,而造成了当今书坛混乱局面,使书法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目前,上述文章正被大量转发,很多人看了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 一起热传还有一段曾翔先生尽情创作书法场面的视频,笔墨大起大落,不断发出“哇、哇”的叫声。有人将此声冠名为“叫床”。于是曾先生又得丑名——“叫床大师”。我觉得身体是书法节奏体验的第一载体,是情感的书面形式,用什么方式表达完全是他个人的事。古语有云:“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书法家用新思维去寻求新的表现形式、尝试艺术的多元化无可厚非。可能还不成熟,看起来还很“丑”,但只要是“吃”了传统书法“草”后,挤出的“奶”,就不是空穴来风,不是胡编乱造。“丑小鸭是天鹅的童年”。人们都知道。

作者在文章中分别给书法和”丑书“下了定义:
1、什么是书法?书就是用传统的毛笔书写汉字;法就是在遵循文字法的前提下。各种流派、各种风格在书写过程中形成而又必须遵循的若干基本的结字法、笔法、技法、墨法和为了更加美化而为之配套的又必须具备的若干规范。
我问一句:“文字法”是公元2000年才颁布的,在这以前“书”有”法“吗?或者说有”书法“吗?
2、何谓“丑书”?作者说:丑书的书法有的把字写成扭扭捏捏小小作作;有的竟离开汉字的笔画结构,写成谁都不认识的异体怪字,丧失了国格人格。
我打断一下,如果把字写成了谁都不认识的异体怪字,写多少次会构成“违法”?写多少次会丧失了国格人格?如果死不改悔继续写,会不会丧失户籍、国籍呢?
3、丑书的特点:有的是抛开汉字的结构胡编乱写;有的是根本没传统书法味道和书法法度的随意“创新”;有的是凭个人想象的符号胡抹乱造;有的竟然让人看不出他写的是哪国的文字的所谓书法改革。
我用一句话来慨括:就是抛开汉字结构胡写乱抹,并谓之创新。进而再问一句:是不是只有书写结构规范的汉字才是“合法”的书法?写字规规矩矩的人才是书法家?      

作者在文章中列举了6条“丑书”带来的不良后果:
首先是违法:违反了《文字法》,错字造字是一种连起码的遵纪守法的意识都没有的违反《文字法》的行为。
我补充一点:该法是针对文教、传媒、出版等行业提出的标准化的规范要求。其中第17条规定: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的手书字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该法对书法家没有约束力,作者可能只看了前面几行内容,后面对书法规定和适用对象的内容没有看就匆忙“出手”了。
其次是后果:“背离传统、扭曲汉字、误导国民、排斥人才”。请问从二王到舒同、启功,一千七百年间,谁见过有这样的丑陋书法?
我问一句:在舒同之前的一千七百年里,谁见过书协和国展?又有谁见过如此多的主席和理事呢?
再次是担忧:中国书法的方向究竟要向何处去?
我提醒一下:书法是一条绵延了几千年的河流,书协在与不在与它无关,应该换一种问法,问书协何去何从?而不是书法。
最后是追问:究竟谁是丑书的倡导者、推广者、保护者?
我暗示一下:文章的配图是“丑书”的例子,可以看做是“丑”的证据,作者是井上有一和沃兴华先生,他们和书协是什么关系?我真说不好。想搞明白的人就上网查吧。

作者试图通过这些“后果”让民众认识到“丑书”之“丑”,让某些丑书家感受到某种程度的“震慑力”,而即刻金盆洗手。让“高层”出手抢救书法,铲除“丑书”极其流毒。以作者的逻辑似乎就是书协玩完了,书法也完了。当今书坛确实有很多急功近利,投机专营者,现有评审机制也存在大量弊端,书协鱼龙混杂。成员主要有三种:书家、书匠,书痞。危害书坛的是“书痞”,又称“江湖书法家”。他们模仿传统、“山寨”当代。打着“创新”的旗号,建立了一个“丑书”王国。民众对此深恶痛绝。而某些江湖评论者就借此来挑拨、扇动民怨。从而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文字有时比利刃还可怕。
我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书”、“法”、“艺”和“术”是几个不同的概念。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饱含生命气息的符号,反映了古代的生态学和生命科学方面成就,是古人从特殊的角度观察生命的结果。只有了解了书法艺术的本质,我们才能去给“丑书”下定义。

人们描绘张旭的《古诗四帖》用“神虬腾霄”、“旋风骤雨”、“夏云出岫”、“奔蛇走虺”、“回环圆转”来比喻它的体势、变化和律动。据记载,张旭的草书中不但有很多错字,他还经常造字。他作品在当时可能就是“丑书”。因此,我把“丑书”看作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作品,是新艺术形式的“雏形”。

这绝不是一场简单的闹剧。最近密集发表的一系列有关“丑书”的文章,是传统观念和创新意识展开的交锋。对真正的书法家来说是一场洗礼。希望通过对“丑书”事件的讨论,各种观念的碰撞,我们能够分清:什么是书写和书法,什么是创新和江湖。在此我发文一驳,为当代书法的探索者辩护。我这段声音虽然微不足道,但足以让头脑清醒的读者作出自己的判断。
写于2015年11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6-1-13 22:03 编辑

关于邱振中作品展的思考——写给微信朋友圈里一群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很多朋友在微信里谈了对邱老师的展览和有关报道的看法,他们情绪好激动,给我发了一连串表情,要我说点什么。邱老师周围有那么多教授、学者,连跑腿的都可能是博士,他们已经说了很多、很多.......我都不是,让我说什么呢?让我说邱老师的展览不好我做不到,说他的展览办得好,就有很多人来拍砖。我在摆脱不了某些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人纠缠的情况下,针对大展发表一些个人真实的感想,就算是“答疑解惑”吧,说他们没有脱离”低级趣味“是因为为邱老师作序写文章的人的社会地位很高,学术性很高,而我身边的这些人(包括我在内)的社会地位很低,很卑微,发出的声音很微弱,故审美趣味也比较低。如有冒犯之处,请邱老师多包涵。
我们这里讨论是有关邱先生的展览和作品,这里的争议是有范围的。很多问题通过讨论说清楚了,就不是问题,我们的疑惑可能也是很多网友的疑惑。这些话对邱先生来说也许是一面镜子,可以看到自己看不到的东西。

很多年前,我们就把先生看作是自己精神导师,在通向真理的路上他是先行者。我们千里迢迢去观摩他的展览,是出于对他的作品和本人艺术修养的敬仰。
但有关展览很多报道和评论都让我们迷惑,那个穿着所谓当代艺术大师“雍容的华服”的人,是邱先生吗?我有点不认识他了,他这样的打扮还能在寻求真理的路上继续前进吗?邱先生说过中国当代的大师还在“孕育”中,这样的“征候”合适他的成长吗?

这里是声音很多来自“自己人”——过去都得到过邱先生教诲、并且在课堂里聆听过邱老师讲课的人。

他们说:我们爱老师,但更爱艺术和真理。

希望我们能用一段真切、真诚的文字,能够把往日的淳朴、勤奋的老师从沸腾的场面中唤醒:嗨,嗨,你不能睡在这里(他太累了,居然在镁光灯下睡着了)。我们的对话可能有些诙谐和失礼,但那是一种无奈的呼唤。

回去吧,邱老师回去,回到你宁静的书斋,在你书桌的上方,一片乌云已经叠加在另一片乌云上。一棵大树即将迷失在北京四月的雾霾中。

*有人问:最近邱老师对媒体说他“还会翻跟斗”,这是不是真的?
我说:他是和大家说着玩的,就像姚明说他会”打篮球“,郭晶晶说她“会游泳”一样。

*有人问:有媒体报道,邱振中:“起点与生成”展将写入当代艺术史”。你觉得可能吗?
我说:当代艺术史是现在才开始写的吗?“当代”是从今天才开始的吗?我想中国当代艺术史可能从改革开放的时候就有人在写了,那些一系列的书籍和杂志都见证了当代艺术变迁的足迹,是这些文献共同构成了当代艺术的历史,而不是某个人写了一本题目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的那本书。邱老师的文章、作品和参与过的很多艺术活动,都已经记录在以往与当代艺术有关的文献里。他不是有没有“可能”,而是根本“不可能”。想不写进去都不可能。当然一起写进去的可能也有一些批评他的文章(比如王南冥之流)。邱老师80年代初就开始活跃在中国艺术的舞台上,在“当代艺术”上的笔画已经留下很多了,搞艺术的人都知道,作品上的笔画也不是越多越好。越到后来越要小心,写上去的东西是无法改的。。
    我认为“写进去”不是问题,在“里面”有多少“分量”,充当什么”角色“才是关键。历史是一面多棱镜。

*有人问:从媒体上看到,邱先生对记者说:有一个画家看了邱振中的展览后评价说,他是“齐白石后面一个”。这句话过不过分?这是个“梦”是否会成为现实?
我说:不过分,只要是能够到中国美术馆办展览的人,说什么都不过分。那是中国最重要的美术馆,等于“上嘴唇可以挨到天了”。说是齐白石后面一个,毕竟还是在“后面”,自称在“齐白石前面”的人你们怎么不去说。如画家范大仙就自称是“石涛”后面一个的呢,这无疑是在告诉我们他“齐白石的前面的前面”了。当今的中国每个人都有梦,名曰:“中国梦”。
在我看来,齐白石的作品集诗书画印于一体,他在艺术史上画的不是“点”,而后你在他“后面”,他在你“后面”......依次排队,论资排辈,形成一条“长龙”。他是一个“大大的星球”。就像太阳一样着照耀芸芸众生,每个热爱艺术都可以说自己是他“后面的一个”。

*有人问:媒体报道,邱振中是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艺术家,书法家、评论家、诗人、画家、书写者......每一个领域都很出色。这么多“杰出”的东西搅合在一起会成为什么呢?
我说:这看上去就像一道菜:有鲍鱼、龙虾、扇贝.....放在一起炒,端出来该怎么叫呢?叫“炒什锦”最合适对吧?这道菜的名字出现最多的地方在哪里呢?人们异口同声:夜排档。人不可能同时踏入两条河流,也不可能同时坐上两辆方向相反的列车。
文人画讲究“诗书画印”四绝,把一个人很多的才能都融合在一个画面里,如齐白石、吴昌硕等,邱老师把自己的艺术才能分布在好几个方面。齐白石那类作品好比是“纯巧克力”,可以直接吞下去,它会在你嘴里融化。邱老师的是“夹心巧克力”,你要慢慢地去嚼,还要自己去进行加工。否则就是“囫囵吞枣”。

*有人问:媒体报道邱振中先生在中西文化之间构筑了一道桥梁,或者说打通了中西文化之间的“隔墙”。你觉得他做到了吗?
我说:中西之间如果可以架桥的话,唐僧去西天取经还用得着历尽艰辛吗?孙悟空背着他一跳就过去了。因此,中西之间隔着的不是“一堵墙”,而是茫茫的太平洋,
如果说深入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极其艰难的,那么要进入到西方的千年的文明更难。这两种文化的对接不是看一些西方人的书和作品,或者出国考察、留学就能够完成的。
记得书法中有一种笔法:欲左先往右。大概的意思是想往左,就要先往右。也是就说想到西方去,最好往东走,把只要能够深刻地把握传统,东方艺术玩好了,西方某种的东西也有了,艺术是相通的。
想到邱老师在文章中说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于此项事业,对此我深信不疑,从他的作品中也能感觉到他历经了“万里征途”。他到达了吗?我想没有,他现在似乎已经登录了一个“新大陆”——汉字书写。
在我看来,那不是西方,而是位于中国西面的一个“岛屿”,但毫无疑问那是一片“处女地”,是“最初的”。

*有人问:邱振中展示的作品年代跨度很大,你说他的作品新的好还是老的好?
我说:邱老师展览的策略可能是想,让人们把“老的”(四个系列)在感觉上看上去像“新的”。那么,“新的”(草书)自然就被他们感觉到像“老的”(老气横秋)。如果是一张宣纸的话,当然是放得越久越好;如果是一瓶白酒的话,也是越陈越香。可问题是,他把这张纸变成了一张作品,把这瓶酒喝到了肚子里了,那么,很多话就不是那么好说了。
关键要看画了什么,人们看到什么,喜不喜欢什么。要命的是“人们”什么都不说(论坛上发布的展览信息很多,但回帖寥寥无几)。这种现象说明三种“可能”,一、无话可说,人们对中国艺术没兴趣,因此,不看也不说;二、对邱老师的作品没兴趣、没感觉。或者没有看明白,不知道这么说。三、不好说、不能说(说好会被一些人骂,说不好会被另一些人骂)。
   
*有人问:为什么他的展览很多人看了“不明白”?
我说:看看墙上艺术家的“艺术简历”,你就会发现,上面记载主要是作者历年的艺术成就——*年*月*地,在**美术馆举办(参加)**大展。这些内容记载都是各种美术场馆(建筑物)“被使用”的情况。和作品及作者关系不大。艺术家在这些陈述里看上去简直是个“流浪客”。
观众“看不明白”很正常。他在“高处”,他不说,你们又怎么能“从背后去解释”。如果一个展览不能让作者与观众的心灵产生撞击,产生共鸣。那么,结果就是作者白忙一场,观众白走一趟。
  中国美术馆至今已经举办1000多场展览,如果说每个作者,每次展览都有被写进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可能”的话,那么。中国美术馆就有一千个“可能”被写进艺术史。 这座建筑物是一切艺术活动中唯一的、永远的“赢家”。

*有人问:“四个系列”已经问世好多年了,现在还要展示出来,你觉得这些东西精彩的地方在哪里?
我说:邱老师的作品展览中有很多精彩的作品,有些是一目了然的,但这类作品不是为了让你“大饱眼福”,而是需要你去“再发现”的。就像“口香糖”一样,嚼完了你要吐掉。不是为了给你“口福”。而是为了活动和清洁你的牙龈。同样是一条鱼,“吃法”也很多,你可能只知道清蒸,红烧、煎炸。“生吃”你试过没有,日本料理的生鱼片就是生的,好吃吧?“精彩”的东西往往是在意料之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6-1-13 22:02 编辑




有人问:邱先生作品展开幕式上的那幅叫“渡”画制作得很高大,看上去像“姚明”,使走在它下面的人感觉都像“潘长江”,你觉得他作品的境界也有这么高吗?


我说:难道世界上的人,除了“姚明”就是“潘长江”吗?
记得几年前去看黄宾虹的画展,他的招贴画很小,是一个局部,上面只有一个亭子。但这是很多人心向往之的境界。他那寥寥几笔勾勒出的是艺术的一个巅峰。平地上的大厦造得再高,也高不过搭在山顶上的茅屋。钻石与白玻璃的区别在哪里呢?在于它有许多个“面”,不管从什么从不同角度,或进行多种切分后,品质和属性不变,不管你截取多大画面,它都具有艺术的活力。就像磁铁一样,把他切得再小,都始终具有南北两极。
就这一点来说,“渡”这幅作品的“高度”是够了,但不够“强大”。如果我们折掉它的左面,它就会失去“左脚”,折掉右面就失去“右脚”。只要这两下,一个庞然大物就会在瞬间“倒塌”。



邱老师作品和展览的方式,不能用常规的思维和眼光去认识。他的绘画,无法用东方文化和艺术的尺度去评判,中国画入门有很多“谱”。如“芥子园画谱”。邱老师的画显然“没谱”。如果从西方现代艺术的角度去审视,他缺乏的要素更多。因此,欣赏他的作品需要有“东—西”的眼光,就是同时能够看到东和西两个方面。一般人肯定没有这样的本领。不过,地球上还是有眼睛是长在两侧的动物的,比如鸟、鱼、鸡、鸭都有这个本领。


有人问:什么是”起点“,”生成“了什么?
我觉得对“起点”的理解可以有很多,不必特指哪一件作品或哪一个系列的作品,邱先生的作品类型很多,进入展厅如同进入一个庄园,一幅幅风格相同,墨色相似,画面整齐的好像是一片菜地,要抬头看的大作品就像是葡萄棚,一些零碎作品就像是野花野草,传统书法则如同山芋、萝卜之类的植物,不能看表面,要看“根基”,要去欣赏潜在的“不可言说”的东西。总之,他向观众展示是一个整体,而不是某一个画面。这些画面组合在一起,必然会“生成”一个新东西。招牌作品“渡”你们好好看了吗?问“生成”了什么的人我想肯定是没有看过展览或者仔细看展览的人,“三条腿”上面的那个就是。三条腿可以看做是传统、西方和当代。就好比两个人在一起结合是起点,分手也是起点,生儿育女也是起点。搬家也是起点。有起点必有生成。邱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已经跋涉了好多年了,肯定有无数个“起点”,这些“点”纵横交错,生成的东西也五花八门。还是好好看展览吧,没看明白的可以再看一遍,这是一个“巡回”展。


有人问:邱先生的展览上展出了很多当代艺术作品,有些人则认为“当代艺术家”都是一群打着艺术家旗号的骗子,把毫无绘画技法说成是技法的变革......把垃圾当成艺术,用不要脸的方式获得“脸”。艺术批评家“丹青飞狐”认为还特发“一号通缉令”。这些批评会不会和作者一起写进“中国当代史”。如果那些东西构成“历史”,那么历史岂不变成了“垃圾桶”和“火药桶”?
我说:一切皆有可能。但邱老师作品和那些人的东西不一样。尽管看上去“差不多”,但不能随便掉进“垃圾桶”。
区别在哪里呢?很多人的东西可能都是乱涂、什么概念、流派都是胡扯的。而邱老师的东西是经过苦心经营的,过了26年再拿出了展览肯定有他的道理。他是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他经历了文革,早年可能接触了很多“文革美术”,因此,我认为他“四个系列”的渊源来源于“文革美术”,对事物进行量化,如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五讲四美三热爱”等,邱先生则对传统书法归纳总结出了“167个练习”、“24个练习”。这是他苦心设计的一部无声的“样板戏”。他在上面打上了“当代”的标签。要知道“样板戏”在当时也是“当代艺术”,并且也有一定的艺术性。现在看来也不是一无是处。
如果把“四个系列”看作是几种不同的方法,那么,这几种到底想有什么用呢?首先,他制定了一套“模板”,就像手机上的短信“模式”一样,不方便接听电话的时候,你可以不用打字,只要复制、粘贴一下就能发送,如:我在开会,稍后联系、正在开车、我马上就到......之类,以上内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这么好的东西,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使用,因此,他要通过展览和媒体向大家展示和推广。他召开的一系列“研讨会”,就像是“四个系列”使用说明会。但是,专家没有领会、读者没有明白。看来,他亟待建立的不是“东-西”方之间的桥梁,而是他与观众和读者之间的桥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