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书者 发表于 2007-7-21 07:36

回复 #124 余家弟 的帖子

对,说得对,我认识北京的一书法家,他十余年前见过王朝宾先生的临颜书<告身贴>,感觉真是太了不起了,他临得真好,精气神十足,真不亚于古人,佩服得无体投地!
   看了王先生近年来的作品,我感觉王先生在书法还是追求高古\格调很高的,观其隶书,"下笔便到汉人处",观其行书,"二王之风,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观其篆书,"苍劲混圆\铁画银钩",观其草书,有开合自如,笔墨淋漓,也有林老之遗风!无话可说,只有"吾观止矣"."书法有景到不得,朝宾先生在上头".
如有机会,到河南见见他,聊聊书法,当为幸运耳!!

尚周 发表于 2007-7-21 12:22

原帖由 善书者 于 2007-7-21 07:21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看来你真是年轻\年轻得近乎无知,连是梁启超先生的都不知道,还说成是"任公"的,你古文之水平之低可见一斑,还评书法?当止矣!当止矣!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em2

尚周 发表于 2007-7-21 13:25

原帖由 尚周 于 2007-7-20 18:06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看到王先生首届“墨海弄潮”时的照片,二十年弹指一挥,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当年的“弄潮儿”如今多变成老翁了。世殊书异,今他们如何?
    张海:高处不胜寒。
    李刚田:春风得意马蹄轻。
    王 ...






冯志福: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张鹤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周俊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王   海:出师未捷身先死。
王朝宾:衣带渐宽终不悔。
em2 em2 em2 em2

待续.......

秦云 发表于 2007-7-21 14:25

原帖由 尚周 于 2007-7-21 13:25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冯志福: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张鹤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周俊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王   海:出师未捷身先死。
王朝宾:衣带渐宽终不悔。
em2 em2 em2 em2

待续 ...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白云逸 发表于 2007-7-21 21:20

原帖由 尚周 于 2007-7-21 13:25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冯志福: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张鹤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周俊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王   海:出师未捷身先死。
王朝宾:衣带渐宽终不悔。
em2 em2 em2 em2

待续 ...
妙语边珠,恰如其分.

郗墨金 发表于 2007-7-22 19:01

原帖由 尚周 于 2007-7-21 13:25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冯志福: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张鹤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周俊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王   海:出师未捷身先死。
王朝宾:衣带渐宽终不悔。
em2 em2 em2 em2

待续 ...
怎么不往下续了?

尚周 发表于 2007-7-22 19:52

原帖由 尚周 于 2007-7-20 18:06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看到王先生首届“墨海弄潮”时的照片,二十年弹指一挥,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当年的“弄潮儿”如今多变成老翁了。世殊书异,今他们如何?
    张海:高处不胜寒。
    李刚田:春风得意马蹄轻。
    王 ...




    李进学:努力加餐饭。
    尚仁义: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陈国桢: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王胜泉: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索宏原: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完
em2 em2 em2 em2 em2

余家弟 发表于 2007-7-23 20:54

浅谈王朝宾对楷书的贡献



余家弟 发表于 2007-7-23 21:27

原帖由 余家弟 于 2007-7-23 20:54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浅谈王朝宾对楷书的贡献




续篇(一)

余家弟 发表于 2007-7-23 21:30

原帖由 余家弟 于 2007-7-23 20:54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浅谈王朝宾对楷书的贡献




续篇(二)
王朝宾老师的颜体楷书饮誉全国是从80年代初的《墨海弄潮》展览开始的。其临颜真卿告身帖(名曰临,实为创作。)在北京美术馆展出并刊载于《中国书法》杂志、《墨海弄潮作品集》中,一下子倾倒了许多学习楷书的青年书手。我也是这个时候在作品中认识王老师的。我学得不好,但对王老师楷书有一些粗浅的认识,愿意奉献出来,与网友们共享。
天下习颜体者多不可胜数,但能学而有成,从中走出来的甚少。历史上有名的不过柳公权、杨凝式、蔡襄、苏轼、董其昌、傅山、钱沣、刘墉、何绍基、翁同龢、谭延闿谭泽闿兄弟十等数人而已。颜体是书法史上正书的颠峰,人人都高山仰止,心向往之,却都又被视为畏途,因为他太吃工夫了。入亦不易,出更不易。颜体楷书之难不仅难在技法,而且难在技法背后的道德文章、学识修养。在现代书坛上,写颜体楷书的更是寥寥,前些年故去的浙江沙孟海、福建沈觐寿二先生可称大家。此外可能当数王朝宾老师了。
网友们如果有兴趣可以再看看王老师那幅写于80年代初的《临告身》。常言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把王老师的《临告身》与明清大家的临告身之作放在一块比一比,就可以比较清楚地找到王朝宾的历史定位了。
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查看完整版本: [重磅]::::朝见朝宾::::{书坛名耆王朝宾全影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