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1467|回复: 77

【公社辩论会】元月辩题:《兰亭序》是真的→ ←《兰亭序》是假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社辩论会】
元月辩题
《兰亭序》是真的→ ←《兰亭序》是假的

辩之辩各有不同,或如战国之策士,或如苏轼之对佛印,亦或如当今之律师,……然绝不可如骂街争地盘之悍夫泼妇。辩之辩最好如藏密之辩经,用虔诚之心,怀真理之向往……
君子之辩,在于明辨是非,在于辨疑解惑,在于以理服人……君子之辩,雄辩滔滔可也,慢说详释亦可也,……君子之辩亦是风度之辩,故剑与诸君子约事在先,如下:
一、辩论仅针对辩题展开,最好不闲说漫聊。
二、辩论不可人身攻击,不可谩骂、粗口,不可故意搅扰辩论。
三、不允许匿名参辩,
四、以上三则若有违犯,即见即删。


    《兰亭序》真伪之辩,由来已久,大抵有唐所传之神龙本、虞世南本、褚遂良本都依据传说中的兰亭真迹,但这个真迹到底是否是王羲之的真迹,却有不同观点,上世纪60年代,郭沫若与高二适等学界前辈曾经就此展开激烈的争辩,但由于当时环境及条件所限,尚有诸多缺陷和不足,也仅只是拉开了兰亭真伪研究的序幕,今天随着资料及视野的不断丰富,我们完全有能力将这一历史之命题再继续下去……

                                                              7年元旦 大吉  丁剑于有堂

[ 本帖最后由 丁剑 于 2007-1-1 10:42 编辑 ]
单选投票, 共有 24 人参与投票
25.53% (12)
74.47% (35)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兰亭序2.jpg
发表于 2007-1-1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记不起在那里读到过,说现在能见到的《兰亭序》都不是王羲之的真迹,真迹已成为唐太宗的随葬品.

[ 本帖最后由 丁剑 于 2007-1-1 22:3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弄来的:

1 《兰亭序》真伪论辩前后  
(章士钊:"郭沫若胆子太大")

《兰亭序》真伪论辩前后

□白吉庵

  郭沫若、高二适关于《兰亭序》真伪之争

  1965年6月,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从王谢墓志出土论〈兰亭序〉的真伪》一文,之后《光明日报》做了转载。该文认为,从当时南京出土的王谢墓志(晋代)来看,《兰亭序》失去了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因此断定它不是晋代遗留下来的作品。其次,从文章的内容来看,其作者是在王羲之所作《临河序》的基础上加工而写成的。因为文章前半部描写欢快之情,写得很流畅,后半部突然悲痛起来,这与晋人达观以及王羲之本人性格大相径庭,故值得怀疑。再者《兰亭序》的开头,“岁在癸丑”的“癸丑”两字,也有问题,郭认为是后人加上去的。根据以上情由,郭推断《兰亭序》乃是一赝品,并非王羲之的作品。

  郭文发表后,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看了,不以为然,于是写了一篇《〈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要与郭沫若争论。该文的观点认为,唐初各大书法家如欧阳询、虞世南等都在学王帖,而唐太宗也酷爱王之书法,我们没有理由否定唐初书法家的鉴别能力。其次,若以东晋书法当接近于隶书,而《兰亭序》却是行书,因此就怀疑《兰亭序》非晋人之作,这是方法论的错误。王字本身有发展过程,它脱胎于旧时代而又高于旧时代,向行书方面发展,故能称之为“书圣”,其理由即在此也。再者,从美学的观点上看,《兰亭序》书法、文思之潇洒、飘逸,与东晋士族的风貌也相吻合。综上所述,高文坚持《兰亭序》仍为晋代王羲之手笔,并非后人之伪作,其论点与郭文针锋相对。

  高文写好,寄出被退回,没有哪家报刊敢于登载。原因是当时正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年代,所反对者又是学术界之泰斗,且郭文中又援引当时中央书记处书记康生的观点为同调,这更是令人谈虎色变了!高在一筹莫展之时,想起了在重庆时的诗友、老前辈章士钊,而眼下又是他们文史馆系统的中央文史馆的馆长,于是向他求教,把文稿寄给了章士钊。章看了高文,深表同情,并在来稿上略有改动,退回表示愿意为之帮忙。第二次高二适将文章改好后,直寄章士钊并请他推荐给毛泽东“评鉴”,求之“得以公表”。

  章再次收到高文后,即于7月16日写信给毛泽东,向他推荐高文,并介绍了高二适的情况,希望能够得到发表,章函云:

  润公主席座右。兹有读者江南高生二适,巍然一硕书也(按硕书字出《柳集》)。专攻章草,颇有发明,自作草也见功力。兴酣时并窥得我公笔意,想公将自浏览而喜。此钊三十前论文小友,入此岁来已白发盈颠,年逾甲子矣。然犹笃志不渝,可望大就。乃者郭沫若同志主帖学革命,该生翼翼著文驳之。钊两度细核,觉论据都有来历、非同随言涂抹。郭公扛此大旗,想乐得天下劲敌而周旋之。(此论学也,百花齐放,知者皆应有言,郭公雅怀,定会体会国家政策。)文中涉及康生同志,惺惺相惜,此于章草内为同道。该生来书,欲得我公评鉴,得以公表,自承报国之具在此,其望虽奢,求却非妄。鄙意此人民政权下文治昌明之效,钊乃敢冒严威,遽行推荐。我公弘奖为怀,惟望酌量赐予处理,感逾身受。端此藉叩

  政绥

  章士钊  谨状

  七月十六日

  该生致钊书附呈,不须赐还。

  毛泽东看过章的来信和所附高二适的文章后,次日即复函给章士钊说:

  “……又高先生评郭文已读过,他的论点是地下不可能发掘出真、行、草墓石。草书不会书碑,可以断言。至于真、行是否曾经书碑,尚待地下发掘。但争论是应该有的。我当劝说郭老、康生、伯达诸同志赞成高二适一文公诸于世。《柳文》上部,盼望寄来。”

  同日,毛泽东也给郭沫若发去了一信,内云:

  郭老:章行严先生一信,高二适先生一文均寄上,请研究酌处。我复章行严先生信亦先寄你一阅。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未知尊意若何?


  
作者: 169.232.229.*  2004-9-26 01:32   回复此发言   

--------------------------------------------------------------------------------

2 《兰亭序》真伪论辩前后  

  敬颂安吉!并问立群同志好。

  毛泽东1965年7月18日

  章信、高文留你处。我复章信,请阅后退回。

  关于《兰亭序》的真伪,因论辩双方都拿不出足以驳倒对方的充足证据,故没有最后结论

  在毛泽东的亲自关怀和支持下,《光明日报》和《文物》杂志均先后刊载了高二适《〈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和影印的手稿。郭沫若针对高文发表了《驳议的商讨》和《〈兰亭序〉与老庄思想》两文,与之辩论。尔后,高二适也再次写了《〈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一文,回敬郭沫若。由于领导上的重视和鼓励,在全国学术界很快呈现出了一片“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一霎时从中央到地方的报刊均刊登了有关《兰亭序》真伪的论文。当时参加争论的学者,除郭、高二位外,有龙潜、启功、于硕、徐玉森、赵万里、史树青、沈尹默、高承祚、严北溟等人。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流传至今的晋代王羲之所写的《兰亭序》是真的还是后人之伪作。前者为肯定派,以高为首;后者为否定派,以郭为首。两派争论不休,因双方都没有充足证据,故此争论,最后也没有结论。

  大辩论中,章士钊虽然没有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但从他当时的行为及上毛泽东书中推荐高二适文章的言词看,显然是支持高文观点,而且还是比较积极的

  章士钊虽然没有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但在当时编撰《柳文指要》书稿中,也写一节《柳子厚之于兰亭》一文,借柳宗元之口,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说:“吾近治柳文,冀于《柳集》得所折衷,盖子厚固书家也,而又精于鉴赏,凡魏、晋人之名迹,一见而断定出于谁某,不爽毫发。”接着引《邕州马退山茅亭记》中的话说:“兰亭也,不遭右军(即王羲之),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由此得出结论说:“子厚确认《兰亭序》为右军作,虽未明涉及书,而书手不可能疑及右军以外之人,似不待论。”

  在这场争论中,章士钊虽没有直接参加辩论,但他的秘书王益之曾写了一篇《〈兰亭序真伪〉辩》寄到《光明日报》准备参加讨论。文稿经过章过目,自不待言。其内容是为肯定派助威。王文寄出后,不久他又向报社打电话,称有新材料需要补充,要求原稿退回,报社退还后,他又没有下文了。据估计,可能是察觉争论的风向有点不对劲了,所以才将稿子撤回来!

  在此期间,《光明日报》记者曾多次采访过章士钊。据主编穆欣回忆:“7月21日,章士钊曾对我报记者说:《兰亭序》的真伪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会引起大家关注的。但是这一件事与政治无关,纯粹是学术问题,可以让大家写文章进行研究和探讨。昨天在机场欢迎李宗仁和在宴会上,两次见到郭老,都谈起这件事,郭老也说欢迎大家讨论。”

  章士钊认为,郭沫若是学术界的一面大旗,但是胆子太大,高二适是专事研究章草的,功力很深。王益之寄给《光明日报》的文章章也读过。

  9月17日,章士钊又对《光明日报》记者说:我也有一篇文章(按:指《柳子厚之于兰亭》),但是不好拿出来。一个原因是,我同郭老常见面,不好意思伤感情。另一个原因是,最近听到一些风声,传说章某在这次讨论中,自己不出马,指使高二适试探一下,在幕后摇旗呐喊。这使我感到此事一下又卷进了政治漩涡。而有次碰到郭老,他也对我说:“高二适文章写得好嘛,但是为什么要那样生气,对待《兰亭序》像对待宗教一样,不能动一点点。”这话使我警觉起来,这个问题现在不单纯是学术问题了。

  由此看来,章氏秘书抽回已经寄到报馆的文稿显非偶然,该同这里所说的“风声”不无关系吧!

  综上所述,可见当时章士钊在这次大辩论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可看出其政治嗅觉很敏感。郭沫若上述之表态,不是没有来头的,据《办光明日报十年自述》一书作者云:“郭沫若看过康生8月17日的信,当天就把所写的《〈驳议〉的商讨》和《〈兰亭序〉与老庄思想》两篇文章的清样送给毛泽东。毛泽东很快看完了清样。8月20日,他在退回清样时写信给郭沫若说:

  8月17日信及大作两篇清样,均已收读。文章极好。特别是找出赵之谦骂皇帝一段有力。看来,过分崇拜帝王将相者在现代还不乏其人,有所批评,即成为“非圣无法”,是要准备对付的。第一页上有一点文字上的意见,是否如此,请酌定。

  有了“是要准备对付的”这个话,所以郭对章之谈话,与上次交谈的语气就大不一样了。因此,章感觉“气候”有所变化,故其秘书寄到《光明日报》的文稿,要求撤回,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不管怎么说,《兰亭序》的争论,还是以学术讨论的调子正常进行的。然而,正当这次辩论逐步走向深入之际。同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揭开了“******”的序幕。之后,关于《兰亭序》之争为之让路,暂告一段落;人们的精力集中到“无产阶级******”方面去了。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2007-1-1 22:1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从网上弄来一篇:

《兰亭序》真迹之迷2006年08月18日 星期五 09:31 A.M.2003年是中国古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和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撰写1650周年。《兰亭序》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现今流传的是唐代及其后的临摹本,真迹何在?迄今还是个谜;而在1965年由郭沫若著文引发的《兰亭序》真伪之辨,由于毛泽东的关注和干预,更是轰动一时。
王羲之酒酣,乘兴书绝品

王羲之(公元303--361年)字逸少,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出身贵族,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被尊为“书圣”。《兰亭序》是他最得意的作品。
    据史书记载,《兰亭序》产生的原委是这样: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名士谢安、孙统、孙绰、支遁等41人,宴聚于绍兴市郊会稽山阴的兰亭溪畔,其中有26人赋诗41首,并聚诗成集。王羲之于酒酣之际乘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为诗集写了这篇序,记下了诗宴盛况和观感。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有如神助。像其中的20个“之”字,竟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历代名家书法,尤喜王羲之的书作。李世民想了好些办法欲把《兰亭序》弄到手,均未能如愿,成了他的心病。最后他派心腹大臣监察御史萧翼出京访求,要他务必设法把真迹弄到手。萧翼设计,骗辩才智取真迹

萧翼出京调查,打听到《兰亭序》传到王羲之第七代孙智永禅师处,智永临终时把它传给了他的弟子辨才和尚。于是萧翼作了精心设计和准备,更名改性,扮成赶考的举子出发南下。
    一天清晨,辨才和尚打开永兴寺门,可是迈出的脚踩到一个软软的东西,低头一看,原来地上躺了一人,散发一股酒气。辨才自语:“原来是个醉鬼!”谁知此人翻身坐起答道:“醉虽醉了,未必就是鬼啊!”辨才见此人一副飘逸潇洒之态,便开玩笑地说:“虽不是鬼,亦不像人!”此人脱口应道:“如此便是佛了!”言毕大笑举步下山。辨才见此人不凡,便问道:“施主从何而来?”此人对曰:“我乃应试举子,昨夜月光皎洁,在山下旅店对月饮酒,苦无知音,店主说山上师父佛法上乘,且书画尤佳,便上山拜访,谁知醉卧山门,有失体统,无颜面佛。”辨才对这书生很是欣赏,便邀他入寺小住读书候试,双方谈学论禅,十分投缘。
    一天,两人饮酒正酣,扮作赶考书生的萧翼“醉后吐真言”,从囊中取出一轴《兰亭序》摹本,却说这是真迹,万金难买,你我是莫逆之交,才拿出来让你一饱眼福。为人忠厚老实的辨才不知是计,对扮作烂醉的萧翼说:“你这个不是真迹,真迹在我的阁楼上上藏着呢。”
    萧翼一直“醉而不醒”,似未听见。第二天辨才见萧翼迟迟未来吃饭,前去催请,发现萧翼已不辞而别,只见桌子上放着一张感谢馈赠的纸条和许多银两。
    李世民派萧翼用计赚得《兰亭序》真迹后,奉为至宝,经常放在座侧,朝夕观览欣赏,多次题跋,并让太子治用心临习。此后,他让书法家冯承素、褚遂良、虞世南临摹,刻石拓印多幅赐给诸王、近臣,摹本从此散落人间,流传至今(以上三人临摹写本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而真迹呢?史载仍留于李治手中。李世民对李治说:“我死后,你只要把《兰亭序》用玉匣放进墓室我的身边,就是你尽孝了。”李治照办,李世民死后随葬昭陵。真迹何在,有待昭陵、乾隆发掘

史籍记载,唐末五代军阀温韬任陕西关中北部节度使期间,“在镇七年,唐帝之陵墓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李世民的昭陵自然难以幸免。由于昭陵修筑异常坚固,他让士兵费尽力气打通了75丈长的墓道,进入地宫,见其建筑,及内部设施之宏丽,简直跟长安皇城宫殿一亲。墓室正中是太宗的正寝,正寝东西两厢各有一座石床,床上放置石函,打开石函,内藏铁匣。铁匣里尽是李世世生前珍藏的名贵图书字画。其中最贵重的当推三国时大书法家钟繇和东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打开一看,200多年前的纸张和墨迹如新。这些稀世珍藏,全被温韬取了出来,但迄今千余年来下落不明。
    对于人们最为关心的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究竟是否仍留存昭陵墓室之内?如果被温韬凿陵盗去,为何迄今千余年来从未见真迹流传?
对此,有些人认为,史书虽然记载温韬盗掘了昭陵,发现了王羲之的书法,但是并没有指明其中包括《兰亭序》,而且此后亦从未见真迹流传和收录的任何记载。温韬盗掘时匆忙草率,未作全面、仔细清理,真迹很可能仍藏于昭陵墓室某更隐密之处。
    但也有些人认为,《兰亭序》真迹所以未见天日,是被也很爱好书法的李治暗中留下,掉了包把复制摹本随葬昭陵,真迹为李治和同样爱好书法的皇后武则天共同据有,到晚于李治去世的武则天死后被带进了乾陵墓室。
总之,围绕《兰亭序》真迹的下落问题,成为长期以来众说纷坛、争论不休的一个历史文化之谜。究竟如何,看来待到以后昭陵、乾陵正式发掘之时,才能见个分晓。郭沫若著文,引发“笔墨官司”

1965年5月22日,《光明日报》连载了郭沫若写的长文《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的真伪》(《文物》杂志同年第6期转载),文中提到的“王谢”、“王”是王兴之,王羲之的堂兄弟,“谢”是谢鲲,为晋朝宰相谢安的伯父。二人的墓志都是用隶书写成,和王羲之用行书写的《兰亭序》不一样,为此,郭沫若推断当时还没有成熟的楷书、行草。他还经考证,认为《兰亭序》后半部分有悲观论调,不符合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的笔迹,是王羲之第七代孙永兴寺和尚智永冒名王羲之的伪作。
    郭沫若此文发表后,引起学术界的震动和极大关注。南京文史馆馆员、著名书法家高二适写了一篇《<兰亭序>的真伪驳议》文章,认为当时就有楷书、行书的记载、传说和故事,而且流传至今的许多碑帖摹本也足以证明楷书字体在当时已经形成,并趋向成熟,认为《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作是不可更易的铁案。”
毛泽东支持争鸣

     高二适的文章写出后,由于他的名气、地位远不及郭沫若,各报刊不敢发表。高二适无奈,只好把该文寄给自己的老师、国学大师章士钊,希望得到章的支持和帮助,最好能送呈毛泽东审阅。章士钊接到高文和附信,考虑到郭文中引用了康生的话,高文中也对康生作了驳议,事关重大,斟酌再三,于7月16日致辞书毛泽东,并附高文。
    毛泽东接信后,很快于7月18日提笔函复章士钊说:“争论是应该有的,我当劝说郭老、康生、伯达诸同志赞成高二适一文公诸于世。”
    同一天,毛泽东即致函郭沫若,全文是:“郭老:章行严先生一信,高二适先生一文均寄上,请研究酌处。我复章先生信亦先寄你一阅。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未知尊意若何?敬颂安吉!并问立群同志好。章信、高文留你处。我复章信,请阅后退回。毛泽东 一九六五年七月十八日。”
   在这种情况下,高二适的文章于7月23日的《光明日报》得以发表,同年第7期《文物》刊发了高文影印手稿。刊发高文影印稿时,目录上无此文,而且是放在刊物最后作为“附录”,看来是杂志临开印前加入的。但长达13页、数千言全文影印刊发却极罕见,可能是由于毛泽东对高二适的书法较为欣赏之故。
    1998年8月17日,新华社报道,在南京东郊与王羲之同代的东晋名臣高松墓中,出土了两件楷体墓志。另外,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先后发现的30多件同时期墓碑上,有仅有隶书,还有行楷、隶楷,说明当时多种书体并存。1999年在南京举行的关于《兰亭序》的学术研讨会,依然存在各种不同意见。看来这样的学术争论还将继续下去,只不过在书法界的多数人以及广大书法爱好者仍持王羲之真迹的传统观点。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2007-1-1 22:1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从网上弄来一篇

     《兰亭序》质疑


     我认为现在的《兰亭序》是伪造品。首先确切的原始的历史记载全无,且在唐以前毫无《兰亭序》的文字记载,而《兰亭序》出现后的传说又经不起推敲,字体亦非王羲之的。
    顾名思义《兰亭序》应为王羲之去世后两百多年后《兰亭序》出现时才开始传说的兰亭诗集之序。传说王羲之应别人的要求重抄了几遍《兰亭序》送给他们,我想要《兰亭序》的人必是与会者。王羲之当时的书法就很有名,这些要了王羲之重抄的《兰亭序》的人必然会同《兰亭诗集》一同展示给世人看并保管好、珍藏好、传给后人.《兰亭序》和《兰亭诗集》由此而来一定广为人所知和有所记载。但在王羲在世及其后的两百多年间无有过此次集会的记载,此《兰亭诗集》连一首诗甚至只言片语从未见过有过历史记载及流传下来,更不要说全集了;就是兰亭集会和《兰亭诗集》的名称也未有任何其他与会者说论过的记载,《兰亭序》出现后的这些传说可能是真的吗?
    据说《兰亭序》藏在王家中几百年来不为人所知,则由《兰亭序》引出的上述《兰亭序》的故事更不会为人所知。则这故事自然只能产生、流传于唐太宗所推崇《兰亭序》之后.这故事是真的吗?
    当时王羲之为有名的书法家,由他为卖扇的老妇人写扇等传说知人们都看重他的书法作品,而《兰亭序》又是他最好的作品,《兰亭序》写出后与会的几十人都看到了,果真是写的那样好,与会者几十人难道有识宝鉴赏能力的一个也没有?若有,必会引以为荣的将它广为传播,更不要说拍马屁的了.《兰亭序》由此而来当时就应为世人所知,藏在王家中几百年来不为人所知可能吗?这与王羲之还应别人的要求重抄了几遍《兰亭序》送给他们的传说矛盾.若真的藏在王家中几百年来不为人所知,只能是兰亭聚会的人必然没看重原稿《兰亭序》之书法,若当时只要有一、两个人看重了,必然当时就会广为流传了.
    而有历史记载的是唐太宗广泛的征集王羲之的书法,献书法者涌现,但王羲之重抄的几分《兰亭序》无一和《兰亭诗集》一同现身。在大家视王羲之书法为名家书法的短短两、三百年间它们会全军覆没而失传,这可能吗?
     传说《兰亭序》是王羲之是在酒醉的情况下写出来的,后来应别人的要求重抄了几遍,怎么(认真)写也写来不及原稿.写狂草是有此可能的,而写行楷有可能吗?写行楷的首要是持笔要稳,酒醉的情况下能将笔持稳写好楷吗?酒醉的情况下写的字的笔划会象《兰亭序》的笔划写来那样稳重吗?酒醉的情况下必然是随意写,再看看王羲之随意写的字,与其天差地远.传说显然非真也.《兰亭序》出现后上述传说可能吗?
    再看《兰亭序》中许多字都未写好,构架都不好。大家可以数一数帖中有多少字未写好,重写时就可写好——象第一行的和、年、在、丑、暮、初、会就写的不好,可重写好;数一数帖中有多少写得很好而难仿,王羲之自己都难再写好之字——可以说没有。为什么还言王羲之后来又写了几十次均不及原稿呢?可能性有三。可能性最大的是二、三之合。为了质疑《兰亭序》,说明此问题,几十年后又开始写毛笔字后十多天的2003年10月10日我临了《兰亭序》八柱第三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前面几行 (见 《兰亭序》部分原贴和我临的贴),将我临的和原帖的字一个一个的比较就知道了.
    一、王羲之的书法水平有限——有那么多可以重新写好的字自己怎么写都都写不好。
    二、书写者都知道一个人以自己的书体写字,就是在没有吃醉酒,持笔稳的情况下写行楷,第一次写来都总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更不要说酒醉了时。特别是写的上了几十个字以上,更不要说三百多个字时更是那样。他第二次书写时就会比第一次有所进一步。不断的写就会不断的去处那没写好的地方,越写越好,这才是书法之正理,人人都是这样。只有在临习比自己水平高很多的人的字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怎么临都临不好,临来不及原帖。则这传说可能就是有人借此来讽刺王羲之的书法水平低,大大不及广为流传的非他写的《兰亭序》的书法水平,就是让他来临,按他的水平无论临多少次,怎样临,都临来不及流传的《兰亭序》。而编出这故事的最有可能就是流传的《兰亭序》本的书写者或他的崇拜者。
    三、因为王羲之的真迹字体与《兰亭序》有很大的差别,书法水平大大不及《兰亭序》,引起了大家的议论和猜疑,而编出那样的故事是消除这议论、怀疑的最佳方法,又可进一步炒作、包装《兰亭序》,大造的舆论,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因为只有这样传说,才能使人相信王羲之写的《兰亭序》就是仿品那样的好,连他都再写不好了,所以大大的超过他的所有作品。也可能大家的疑问太大了,故将前代的上述讽刺故事加以利用,因为编那故事的人不在了,他也没明说是讽刺,人们在崇拜王羲之和《兰亭序》的情况下,更喜欢与其相关的趣闻轶事,特别是它们有强烈的神奇色彩时。听的人自然不会多想是不是事实,是不是别有用心,只会朝好的方面想,当成《兰亭序》的传奇而信之、传之,从而流传至今。今人不正是这样来信和传的么。
    《兰亭序》出现于王羲之的第八代孙智永去世后,它是以智永的字体写出来的。现在流行的《兰亭序》的字体与流传的王羲之的其它作品——碑帖上的字有很大差别,王羲之行笔很少用侧锋。它倒充满了智永的字之风格,智永行笔就多用侧锋,与兰亭序的行笔同,由此知是仿智永的字体之人书出,现在的《兰亭序》决非原帖之字。我们常人用眼就能清楚的分辨出,更不要说找笔迹鉴定专家鉴定或编一笔迹鉴定程序,将兰亭序各版本和王羲之、智永的字输入电脑,由电脑来得出兰亭序各版本的字与他们俩谁的字相似,相似百分比为多少,就可得出科学的明确结论。有趣的是书法领域至今是把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字体相同,一般好的智永的字排在四大名家等之后。对于书法作品现在是以历史上的名望、传闻轶事等来认定艺术性的高下,智永之所以排在他们之后的原因就在于此。此为这一切不是说明了传统的传说影响之大吗。它完全左右了绝大多数人的头脑,使他们失去了思考、分辨能力,完全被麻痹住了。只知一味的盲从。难道这不是活生生的现实吗。
     书该帖时王羲之怎么会知道第4行会掉字而将第2、3行和3、4行的间隔加大,以备第4行上加“崇山”于3、4行之间。帖中将“癸丑”写来占了一个字的位置,古来无将甲子写来只占一个字的位置之规矩(只有注释写来为两列处于一列正文的位置)。
     《兰亭序》中写来笔划别扭,有仿的痕迹之字为“年”、“毕”、“少”、“管”、(惠风和畅之)“畅” 、(以极视听之)“视”、“乐”等字。
    人人都有好胜之心,这对任何个人,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当他认为的书法水平超过了前代、当代某些名家时,他一定会有所表现。特别是将某些人、某些事吹得神乎其神时,这些书家一定不服气,一定会仿其作品来与其争高下,证明自己确超过了他们,而将假品流传于世,一决雌雄。这样势必产生出比王羲之的字好得多的书法作品。
     王羲之为唐太宗所推崇,金口玉言称为书圣,特别是他大量的征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士绅百姓无不追捧之。唐太宗时代有了这大的震动朝野的造势、包装。各朝皇帝们自然更要维护历史上最有名皇帝之一的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的权威性。中国古代忠君思想根深蒂固,皇帝说的话是不可更改、推翻的金口玉言,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法发展方向都要受到当时的皇帝的喜好影响,各代书法巨匠也不例外。后人改得了、改得动吗?这就造就了王羲之在书法历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古代帝王的个人喜好往往就决定了艺术、艺术品地位,在历史上有许多例子,可见古代帝王的个人喜好的影响之巨.
    无独有偶,在乾隆喜爱田黄的影响下,人们追捧之.由此而来产生的对田黄的珍爱、推崇之巨由一则小事可见一斑。我国著名书画篆刻家钱君匋珍藏有一枚解放初期花大价钱买下的一方田黄印章石,一直舍不得刻。有一天挚友叶潞渊去到他家,他这方田黄拿了出了请叶欣赏。叶感觉有些不对头,又拿不准,也就没有明说出自己的看法。
    钱君匋拿此田黄印章石刻印时叫他的学生去磨。一磨,磨不动才发觉是黄玉。钱君匋忍不住笑起来,连说上当上当。
    钱君匋后来带上这黄玉去看老友叶潞渊,请叶拿出他珍藏的田黄来比较、学习。
    由此事可见乾隆时代至今,由于乾隆喜爱田黄而造****们对田黄的推崇、欣赏的影响之大。就是挚友之间也很少拿出来示人。
     故对于祖先留下的书法遗产,我们要好好的继承,但不应盲从,这样才能判定那些帖确写得好而临之,学好书法。最重要的一条是要记住书法一直是在不断发展、前进着的。
     一味的崇古必定摒弃书法发展中的新颖的更好的书体,势必排斥超过前人的书法,将书法禁锢在一个狭小的孤朽的空间中,使其得不到发展,而使书法在工之器——笔墨纸砚越来越精良,书法的理论越来越完善,书法交流的范围、速度古人无法想象的今天,书法艺术反而在走下坡路,还不如古人,成了电脑排字还比不赢刻板的,拿着原子弹的还比不赢拿大刀的。这样问题可大了,这样的书法之出路何在,还有前途吗?
     《兰亭序》人们一般都认为难仿,此为没有细审、掌握此帖的运笔之故。此帖大多是骄揉造作的用笔尖稍弯的侧锋起笔,且在字中亦常用侧锋,象春、集等字的三横,咸字的第一横等均为侧锋落笔而成。这样使使用中锋者难仿。只要掌握了其运笔方法仿效之很快就可临好。
     一个人仿别人的字写出的字必带有他自己的书法的特点、风格。这一点他自己最看得出来,熟悉他的书法的人也看得出来。以一模一样大小的字体临摹出来的字看起来和原作几乎一模一样,使人难辨真假时,只要将临摩的作品和原作用相机拍下或用扫描仪扫描下来输入电脑,放大成比原作大一倍时,就非常明显的看出两者的区别及水平的高低,更不要说放大两、三倍了。对于画及其它古董用此法也能明显的区别出真品和仿品。我几十年后又开始写毛笔字后十多天的2003年10月10日为质疑《兰亭序》而临的《兰亭序》八柱第三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前面几行(见 《兰亭序》部分原贴和我临的贴),将它们放大一倍,立可看出两种书写风格迥然不同。
     有关王羲之及《兰亭序》的故事见王羲之.其中的故事有根据否有待考证。
肖翼盗《兰亭序》的故事及我对此盗的看法


    王羲之将《兰亭序》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中。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出家为僧,身后自然没有子嗣,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弟子——辨才和尚。 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经常临习,对《兰亭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一直没有结果。后察出《兰亭序》真迹在会稽一个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多次派人前往请辨才相让,皆不得。有大臣建议再派御使肖翼去,肖翼知道明说是说不动辩才相让的,就假扮成书生,住在庙中与辩才谈诗论字,书字,使辩才将他当成最好的朋友,骗得了辩才的信任后用激将法使他拿出《兰亭序》来让他观看。一天趁辩才外出,肖翼乘机盗走了《兰亭序》,把它献给了唐太宗。
    唐太宗多次公开求索不得,由下属巧取豪夺而得到别人家传宝物仅次一例。当时献了王羲之的书法真迹的都受到重赏,而却未见肖翼献上骗盗得得的《兰亭序》后受到嘉奖之记载。大慨唐太宗也认为他虽然为自己取得了一直想的得到而长期未能得到的心慕之物,但他的下三烂的骗盗作法太不光彩,不齿其之为吧。
    肖翼盗《兰亭序》为历史上许多巧取豪夺别人家传宝物的特例——为帝王盗夺。肖翼用的方法更阴险,他是以骗得藏宝人的感情,取得信任后下手。这使藏宝人在感情和财产上受到双重打击。由肖翼是以谈诗论字,书字骗得辩才的信任的,可知他的书画非同一般;同时他与《兰亭序》又这么相关,而未有他的书画流传下来,可知历史上古董收藏家对肖翼之盗是痛恨到极点的,耻于收藏他的书画。
    若肖翼盗来不是献给了唐太宗,而是拥为己有,或是送给了自己的老师、上司,人们又会怎么说此事呢?会将它说成传奇吗?难道不会指责他的道德太差,行为太恶劣吗。若肖翼盗的不是辩才藏的,而是你家收藏的《兰亭序》,你会将它当成传奇吗?
    反之,若肖翼是从宫中盗了唐太宗征集到的心爱之物——《兰亭序》,被发现后肖翼的下场难道不是被杀头?人们会怎样评论此事,会当成传奇吗?若是文物间谍现在从故宫博物院盗走了《兰亭序》,对盗宝者来说必然是传奇,故宫博物院会将它看成传奇吗?一句话,这样的盗绝非义盗,是实实在在的小人之偷盗。从法律上讲仍是犯法行为。
     以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兰亭序六种》为例,其书写水平不用放大就可看出书者的水平高低。它们的依次排名为《吴炳旧藏定武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八柱第三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和《神龙半印本》(个人藏)并立第二(它们出自同一源,为同一人所书)、《八柱第一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八柱第二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翁同和藏定武本。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2007-1-1 22:2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大临/临河序............晋人之书远/唐人之书润/宋人之书率...八大认为是作兼之/曾反复临摹研究..多存己意/不求形似,取其神韵...故山人书法韵远......意率........圆润...............晚岁自成一家...比较兰亭序-----八大认为临河过之:lol:lol:lol
IMG_0521.JPG
IMG_052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证据的都是猜测.
所以也没法下结论.
如果是下赌注有钱可赚.
我就压是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题目文章多了,该说的都已经有人说过了,再说也不过是学舌。只好投一下票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汪胜寒 于 2007-1-1 12:52 发表
记不起在那里读到过,说现在能见到的《兰亭序》都不是王羲之的真迹,真迹已成为唐太宗的随葬品.

我们要辩的就是传说中被唐太宗作为随葬品带入乾陵的那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人辩论大抵是从如下几点展开的:
1。《兰亭序》文章的真伪判断。
2。《兰亭序》书法的真伪判断。
大家也可以从这两方面展开,或先可以就书法层面来讨论。可以从《兰亭序》和其他王羲之传世的帖子的比较入手,也可以发些图片来做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