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丁剑

各省书法状态比较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6-8-29 18:43 发表
$ o( D9 W9 N" R( I% n; |% H需要更正一些观点:我未论及的省份,并非就是没有特点或薄弱.你看书法网————贵州书法联盟就让我很吃惊,他们十分活跃且不乏高手。7 g4 d# I4 }: K. N. [
其实那些书法大省他们也有一些坏毛病,他们不太团结。他们身上那种文人相轻的 ...

) ~: Z2 j/ S. z% L9 u四川(包括重庆):四川是那种灵气、巫气都很重的地方,要么不出人,出则必是一等大家,而且与众不同,远如龚晴皋近如谢无量、刘孟伉,当代又如刘云泉、李文岗,字写的一眼看上去就与众不同。$ F9 X5 B2 m& F5 K
安徽:安徽也是如此,安徽本应是最有优势的,是用具的出产地,文化底蕴也很好。但安徽缺乏经济支持,安徽的书法家在艺术心理上有点自卑,总以为外面好,没有江浙书家自信。所以,安徽留不住人,近如黄宾虹、胡适、林散之、海子,凡是大家,最终都出来混了。
& Q; ^3 J1 K- X% z, F: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 f2 L9 z$ j4 e: ^4 O( U. `7 p0 F点评到位,感慨相同!贵州的情形当介于四川和安徽之间.与四川的地理环境相同,是那种灵气、瘴气都很重的地方,要么不出人,出则必是一等大家,而且与众不同,远如莫友芝、近如姚华、,当代又如陈恆安,字写的一眼看上去就与众不同。人文环境又与安徽相似,贵州虽然建置较晚,明洪武十五年才建省,但明、清两代却出现七百进士、六千举人。中国文学史上更有“清诗三百年,王气在夜郎”的盛赞!也可谓:文化大省和文化强省,可惜已成昔日黄花!由于经济缺乏支持,贵州的书法家在艺术的心理上自信不够,总以为外面好,没有其它省份的书家来得自信。但是,贵州人夜郎志大,奋志自强,在贵州书道联盟上已形成一个很好团体,人气之旺居各省书道联盟之冠,令人刮目相看,假以时日一个群星璀灿的时代必将到来。: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 ?9 i$ N: I; ]( O8 j) d; M2 b0 q7 p0 j- @9 Z
[ 本帖最后由 黔道人 于 2006-9-3 12: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黔道人 于 2006-9-1 21:52 发表. r# L" Y& u+ X6 ?1 P( M8 o8 G

" j% z% Y; K# \" K四川(包括重庆):四川是那种灵气、巫气都很重的地方,要么不出人,出则必是一等大家,而且与众不同,远如龚晴皋近如谢无量、刘孟伉,当代又如刘云泉、李文岗,字写的一眼看上去就与众不同。! d9 _, |; _/ v% O6 V; s4 I
安徽:安徽也是如 ...

. }" @2 D8 G+ a( c2 N5 n) y莫友芝的字很好,我很喜欢.也有所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口必贬河南,这是什么风气?

开篇即论河南!
6 O) T2 Y! c5 h1 q) n       开口即贬河南!4 n, z# w( @6 K2 i  t
       说书法无法回避河南!5 U3 N; G* x! ^8 A' r/ ]; Q, n8 i
       这是书法界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y: c. m+ b$ V; a. {6 O: n8 ~
      
7 I  G, g" r0 h  a7 e7 g3 T       这种现象恰恰反证了:& S6 E/ n7 `1 r4 f
             河南作为中华书法文化的发源地,发扬而且光大了书法文化。
. x  y# K8 P; t! b3 X) u# M3 I             河南书法在当今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E5 M9 s6 K5 I0 S0 N             河南对书法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繁荣,做出了杰出贡献。
1 _) M4 R7 Q8 U& Y: u% R/ @
. `4 M% H3 _: l; n2 A        有联语2句,与关心支持河南书法的书友共勉:
; Q1 `$ \; S- c: {/ ?
" F+ A! ?$ H6 t+ t; y. F        论书法文化根在中原  
: X- P8 o- R* ^" U, q5 Z, o        数风流人物还看河南
- v) p) @+ Q1 I0 C  O% L2 I8 B' }2 ^1 @% R: s$ s! a& S
        墨海弄潮潮涌大河上下  * i& F0 W8 r, \7 V! N, h
        中原书风风靡长城内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笔草 于 2006-9-2 18:37 发表
5 N& M  P3 k. t1 I( C开篇即论河南!+ y1 c' K  \/ H7 h
       开口即贬河南!9 Q* ^) p; \& q' J0 E9 q! P
       说书法无法回避河南!" h  i1 S" R. m5 Y  |1 l( }% H: @
       这是书法界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 M0 r* j" o4 N6 A& P4 f( [
       - g: o  ~+ Y0 z! c
       这种现象恰恰反证了:
% V- n" d9 i8 U9 ]  u             河南作为中华书法文化的发源地,发扬而且光 ...

4 ]" r9 E4 d4 Q: w$ {# Z- @' H  M
" Y7 B# w) S; l- }. O3 D8 B/ A2 [5 D1 p3 k' s7 V( M$ _) S
谈到战争,必谈希特勒,难道希特勒对战争本身是做出了贡献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安徽也是如此,安徽本应是最有优势的,是用具的出产地,文化底蕴也很好。但安徽缺乏经济支持,安徽的书法家在艺术心理上有点自卑,总以为外面好,没有江浙书家自信。所以,安徽留不住人,近如黄宾虹、胡适、林散之、海子,凡是大家,最终都出来混了。
- z3 U' V5 N1 @; u
& k0 w# B/ Z1 @6 z& _' v( b% a5 m2 K5 N) I% O
说得好!!!!9 C% `# t, y% G7 H8 Q

. u# [0 Y, l& k9 U. Z+ g0 k但是有一点错了
6 _( x: @" |: ?. w" d/ b9 P9 C不是经济原因,是官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3 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6-8-22 10:13 发表1 h. ], }* z5 Z) q
! U9 J/ [; C6 d; ]) k5 B  ^

. p1 E3 v" M4 Z" l* W% n: L" h宫兄未读明我的文章,我说上海人排外.而不是艺术.另外,我很不看好韩天衡,其印只是个工艺品.其书更像文革间的大字报书写.

/ ^& C- ]+ ~/ E" R7 L# x' g此话很差!!!请你仔细观后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3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6-9-2 18:23 发表
3 q/ n' G9 J+ a+ |2 Q2 [% n9 m2 ^/ x% x( {, F* r2 S& R

4 ?0 ?( V" w3 m, U: p# }$ v2 F9 i
6 u: ]7 X3 Z+ m7 {谈到战争,必谈希特勒,难道希特勒对战争本身是做出了贡献的吗?

) f6 m7 w& A! W% U8 H( {
: }( y# y8 y5 w6 r# W/ u& F. N# ^5 H7 g/ g) J2 K6 |4 A7 b+ o
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难以理喻!
% I' E# _6 F% [; V% A4 K& T. x7 T' b" w$ O0 ~  G+ v
这种年头,批批启功,批批刘炳森,批批张海,批批书协,批批……想批谁就批谁,别的不讲,痛快痛快,兼出出名,不亦乐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3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一样的环境就有不一样的品行,如果全国一样还让你来评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3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笔草 于 2006-9-3 10:28 发表
2 {& O1 _# X, p8 I4 E, o' K# u6 E
5 x0 `( G% I3 P2 m+ t6 y$ L! W# ?# {; `5 H9 Y  W
/ r* x0 E2 \* v
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难以理喻!
) w0 ?; r* J' @% |; M- ~7 m: I6 C; @
这种年头,批批启功,批批刘炳森,批批张海,批批书协,批批……想批谁就批谁,别的不讲,痛快痛快,兼出出名,不亦乐乎!
( U3 A3 ?0 }$ z0 l: o7 n# `

$ V3 ?6 ]$ G+ L2 U& M你的在混淆我的观点,我开篇即谈河南并不是要导致你的最后以对联与关心河南的人士共勉.我批评河南即要指出它的不足,是反思而不是歌功颂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3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6-9-3 13:33 发表: R) r0 N0 k8 n- z; U
7 }# g" S% f' l. d/ }' G

# l' g, Y5 R. j你的在混淆我的观点,我开篇即谈河南并不是要导致你的最后以对联与关心河南的人士共勉.我批评河南即要指出它的不足,是反思而不是歌功颂德.

# t) g6 k1 I4 Q2 j) r" b
& C) P- L/ }* ~' H& d即使回到主题,河南也绝不至于像你所说的一无所称。
+ f, y1 ?/ B, Z" C  t, \7 |先看看原帖怎么说:
      河南:尽管现在河南好象是个书法大省,但我还是不看好河南。河南的字太火燥了,缺乏韵致,自我炒作的成份太浓,不客气地讲,河南基本上没有相样的书家,只有一个刘顺,是个过往的大家,已经过逝,很可惜。
1 `7 J( h6 t- o- l, s2 _, ?0 Q! D: U$ _" x, ~$ `1 f/ ^
即便张海主席现在不再算为河南书家,其他的,不说大家不少,也可谓名家云集。李刚田、周俊杰、宋华平、胡秋萍及张富华、张文平、米闹、刘颜涛等等,随便说说,不是成百,也得以数十计。) ~, p/ B$ C( Y6 {

, @5 H* u, i" u+ ]这天下书坛,不能我说了算,但也不致于是某某一人的天下吧!
7 S* T; q$ g3 f- x3 K% @7 [3 B' R6 o5 Q6 ?
有什么惊人之语,推敲推敲再说出口;不可语不惊人故作态,怡笑大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