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丁剑

各省书法状态比较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7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gfs

rttyt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7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薛元明 于 2006-9-7 09:14 发表
4 Y% O: Y  `  M  p% a$ M- r安徽留不住人,近如黄宾虹、胡适、林散之、海子,凡是大家,最终都出来混了。
: C2 @& ~0 G2 \- b- j9 L7 Y( J) z/ p# E! D+ ~
同感!

0 T8 @% H% D. c6 g
9 j6 F# c/ Q! D, N: _. w% a5 u8 s# y" |* ]9 X
元明兄本身即是安徽人,那么你的感受将不仅是个人的感受,而对于鄙文具有实证意义。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7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6-9-7 16:08 发表2 t2 r# H6 c8 Y! H: c3 H4 Z; ?
2 E- u& e, x( n6 @. N. d
* x1 Z( t0 W- `& }$ `0 K

( N; e4 O8 R# T2 ?9 n元明兄本身即是安徽人,那么你的感受将不仅是个人的感受,而对于鄙文具有实证意义。谢谢!
  S  _) S) m/ y& y
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今明年将离开安徽。哈哈,响应老兄号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7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肃人的书法有西部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8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薛元明 于 2006-9-7 21:32 发表8 A" t5 ?# H6 I$ f
4 k) Z) @: \8 h8 m! i5 j
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今明年将离开安徽。哈哈,响应老兄号召!!
' z3 W; c5 Q& ]3 V
欢迎兄明年定居南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9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份通知与我这篇文章的观点有些不同,这很可能就的表面与本质的差别
4 q* \+ L1 V% n$ j9 Z* _& s! i/ g) g! v3 b5 U
中国书法家协会关于推荐中国书协专业委员会委员人选的通知
.
- c! w! i" `7 n中国书法家协会
' |9 o/ H4 C7 M9 D& A$ \.
7 d, |) V( M5 p, V# d, ?                   关于推荐中国书协专业委员会委员人选的通知
5 o4 I/ Y' e# J% e+ d.   
/ ]6 f% C, v9 z, q. [, G# h# v9 r, }.# n0 Z+ v, X' W5 \0 D7 Z- o
            书协:5 L8 ]& e# Z( @; W  t3 I5 G/ Q. y
., y7 J8 i) H7 ?: _" d7 _3 {
   根据中国书协五次书代会和五届二次主席团会议精神,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基础上,将对中国书协各专业委员会进行调整和完善,以充分调动和利用整个书坛的专家力量,担负起抓好提高和发展的历史使命,为不断推出精品,推出人
, u: s$ E- g3 u* s* u才,提升中国书协学术形象和权威形象,全面繁荣书法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现将专业委员会设置、委员条件、产生办法和分配名额通知如下:' L5 D' e) x$ C: Y3 ?
  5 V5 b$ w: Z# V7 D7 W
   一、委员会设置和规模1 i( y, @+ M$ e' c2 }5 r
1、中国书协书法艺术指导委员会  20人
! O8 d! y. G, I* O8 p; O2、中国书协楷书艺术委员会  20人
" f1 Y! x, H8 S  f0 S4 T3、中国书协行书艺术委员会  30人
# f9 S& [# W% p7 ?, D" R9 J4、中国书协草书艺术委员会  20人
( ]/ J3 B9 ]( S; H: j. R2 ^7 V/ X5、中国书协隶书艺术委员会  20人9 q' u  f- f$ I( a2 S# P, p
6、中国书协篆书艺术委员会  20人
) ?% v2 H' M/ `% S7、中国书协篆刻艺术委员会  20人, l. b6 u8 f: h! W& }
8、中国书协刻字艺术委员会  20人
4 z" s8 h7 [! f3 @" F& A9、中国书协硬笔书法委员会  10人
5 g% J" c! [3 M9 \7 d  10、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    20—30人
1 p5 B  a8 z8 Y' H! _% n2 y  11、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    30—40人* R9 o. a; A  ^0 `/ u1 ~  F
  12、中国书协编辑出版委员会  30—40人5 a; J* D# W4 ^3 @( I, Z9 \) k2 `
  13、中国书协鉴定评估委员会  30—40人
. u  h' `: x7 t& I  14、中国书协权益保障委员会  30—40人
& C# f& O1 Z% f: E  15、中国书协书法发展委员会  30—40人
: e" N) ?$ N7 r+ o# p  16、中国书协国际交流委员会  30—40人
; j3 A9 h- `( n4 V0 J) J.   ! a9 A6 e; z  ^/ \* V
   二、委员条件和产生办法
( C! b! P' R$ X( n* S   (一)委员条件
8 J  Y5 `! |$ ?. X7 x, H; o   1、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包容意识,道德高尚,乐于奉献。
. e8 j9 }3 r+ q" X, e, T: {9 M   2、必须是中国书协会员.在本专业领域中成就突出,被公认为专家,具有权威性,有专著和研究成果。各书体委员会人选须在中国书协立项的届展中以本书体获二等奖(含未分等级奖的全国展项奖)以上,并有研究能力和成果。6 A& C( b" h+ A1 A4 }; l6 p
   3、年龄除个别工作需要外,原则上不超过60岁。9 x3 {! b1 N  H  `7 E7 I' t
.    + O/ J& C/ k5 {5 q* H
   (二)产生办法$ @2 d) i6 b& V- ?$ B7 O
   1、各团体会员依据分配名额和委员条件推荐产生建议人选,经与中国书协协商后确定建议人选。" R( }' l; T* {7 \6 V% W
   2、主席团成员、中国书协职能部门根据需要推荐的建议人选。6 k5 e" s; O1 A  ?
   3、中央有关部门、中国文联推荐的建议人选。
7 U, z8 v# w' }* M. G6 o   4、  由中国书协秘书长办公会议在全部建议人选中提出侯选人名单。6 j( Y! E1 x  H; K, O
   5、侯选人名单提交主席团审议通过。   
, Y' x$ S6 [7 ^+ g   三、分配名额和推荐说明1 G  k9 G" M+ X) v7 E" C
   1、各书体艺术委员会是专家集体,可考虑有关团体会员工作需要,但不搞平均主义。
2 J" N0 `4 p% V9 _4 V; Q   2、委员会第1项由老—代书法家和协会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不用推荐。第2一10项为书体艺术和学术委员会,请你会推荐——名委员建议人选。第11一16项是综合委员会,请你会各推荐一名委员建议人选。请严格按照委员条件# E# x1 l+ b, k$ M
推荐建议人选。如书体委员会人选不够条件,可以不推荐。! o1 b5 [+ {- D! O
   3、请填写《中国书协专业委员会委员人选推荐登记表》
" q0 w. z! x8 a0 x- J: ] (另附),写出实事求是的推荐意见,加盖团体会员公章,并附有关成果、证书复印件和二寸近照两张。; q; \* D& S( Q  b4 n6 ]/ q& h' A
   4、请于2006年4月5日前,将书体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建议人选名单(按分配名额),并附简历、主要成就,上报中国书协力、公室。待中国书协协商审核后再正式填写《登记表》。名单及简历等可传真或特快专递中国书协高新、郭# S' ?3 |' ^, g0 O
志鸿同志收。/ T* v' A- w5 P2 x5 x) a( |- ^
.
- o: J' m4 `) I5 }            中国书协书体艺术、学术委员会人选分配表
; w. x* f- y: J/ q$ q" d.
& P) z( {4 J% y5 U& y% P+ M; q单位     名额       单位       名额     单位      名额  N( k0 h' |; y6 S5 }9 {) J
北京        3        江苏        7        贵州        3/ S- c& \. e, r3 a7 I; J
天津        3        浙江        7        云南        3
5 P/ o4 o, A* p3 f# @$ u上海        4        安徽        5        陕西        3
/ o+ r$ `4 T( w) G7 B/ w成都        3        福建        3        甘肃        3
9 |0 x# Q7 i5 x3 e; S河北        5        山东        5        宁夏        3' |0 L: \; a* {# E& W  i3 l
内蒙        3        河南        8        青海        37 w; e4 T" h/ B8 L$ A# w1 j2 i2 h: \
山西        3        湖北        3        海南        3
  J) W! [0 W5 x辽宁        7        湖南        3        西藏        3
1 ^  P: F; O1 y9 [# b* `' _吉林        3        广东        3        新疆        3
! d0 z9 m3 I; i* A  v% A( m0 n黑龙江        5        广西        3        兵团        3* m8 ^6 e% Q' I- V, [
四川        5        总政        8        中直        8
6 M- l6 F; ~4 Y/ G( u2 i; U! {8 {1 G: e+ J机关        6                                
1 h2 j; M( p1 v6 R小计        50                58                382 ]# s' k" v4 u/ n3 K2 e
总计        

" j5 [, k, f/ y# D' I7 ]7 }/ d& V6 n4 G/ z# l' l3 R; o1 Z9 g
[ 本帖最后由 丁剑 于 2006-9-9 19: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8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8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丁剑:
8 Z7 f1 o9 o) K6 L  你好!请允许我用"你"字称呼.因为在俄文语法中,你是亲切的称呼.而您则是客气的说法.
7 h& K5 w$ C9 B3 |  你是不是对河南的书界不太了解.或者是在山沟里呆的太久了.没有见过什么是海.你知道王铎吗?知道李斯吗?知道仓颉吗?知道许慎?都是河南人.现代的你知道几个?还用我告诉你吗?
  }4 _- t" W# c. F; y  张海.周俊杰.李刚田.王澄.都是在全国比较知名的书家.* \5 k% v0 M* |
  在全国经常获奖的青年书家你又知道几个.你知道河南有多大的书法创作群体吗.对你的评论我不想多说什么.希望你自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0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s36363838 于 2006-11-8 13:37 发表5 ], d9 [$ h" e! u7 l/ S  I5 g
丁剑:
1 f7 `% d; V+ b8 ~4 h, z  你好!请允许我用"你"字称呼.因为在俄文语法中,你是亲切的称呼.而您则是客气的说法.
: @: v- g- V7 `6 v- T$ ]/ W! C  你是不是对河南的书界不太了解.或者是在山沟里呆的太久了.没有见过什么是海.你知道王铎吗?知道李斯 ...
6 ^3 M4 J  X' F# i
) g9 m) N! f6 I$ R$ x, a
你这是有点恐吓的味道哦!呵呵!下面是我的一篇文章,也算是对你的回应吧!
3 U' `5 C* [& J6 b3 g, {' K' u- l% R8 o( e4 Q- D* x- F6 n
$ X) G# _( n+ E2 f7 K: X- G0 l
河南书法印象0 G0 j# [9 w: m2 ]# s: X

" i7 p: z  b& k8 M7 [+ }  W1 I: T; j+ l. G
     承一笔草兄盛意,寄来《河南书法年鉴》,大体浏览一过,使我对河南的书法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印象,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4 W7 U. M3 K9 R& S1 N, G
一、河南的书法组织能力十足。河南的书法组织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这正是河南书法事业红火的根本保证和外在客观原因所在。这方面得益于书协领导者的工作能力和组织水平,他们不是那种拥其位不谋其事的挂名称角者,而是 有所作为的合格的组织者。所以河南的书法氛围很好,团结上进,沟通渠道畅通,而这是有些省份严重欠缺或根本做不到的。
& M5 }* l7 K2 Z二、河南的青年很有活力。这一点毋宁说正是河南的组织能力到位,得以使河南的书法青年展示或被发现的机会比较多。所以给人的感觉河南的青年书家众多而充满活力,具有潜力。从《河南书法年鉴》中的大量青年书家作品来看,我觉得从总体上来说,河南的年轻一代要比老一代写的好,因此对河南书法的印象不必固守在所谓“四大天王”的印象中。其实,有许多青年书家比“四大天王”要写的好的多。7 C% p! C4 Y0 G: v/ S
三、被误读的“中原书风”。以往听闻的所谓“苍朴、古拙、豪放、狂野、霸气”的“中原书风”,从《河南书法年鉴》上来看好象并不那么明显,或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从《年鉴》上的作品来看,河南的书法面目丰富,与当下书风的大风气没有什么不同,除了个别笔调粗野的不入流者,基本上河南的书风还算是比较清爽的。& d0 `9 x: T! m. x/ H7 i7 Q8 f
四、谈到不足,也斗胆提一些个人看法。我觉得河南缺乏特别精致的东西,河南的书法,学院背景较少,自主爱好而学习的意识较强。缺乏精致的东西和学院背景可能意味着河南缺乏特别“醒目”的有系统有底蕴的书法人才(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这并不是说河南没有这类人才,而是说河南书风中目前尚没有那种鹤立独标的风格和人才,从年龄层次上来比较,如江、浙的赵雁君、白砥、陈忠康、管俊、陈海良等,这样人物因为他们的个人成就即是当代书法的重要成果而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著名书家。河南同年龄层次中恐无人能及,其中原因值得河南思考,河南曾经坦言相较于江、浙缺乏像沙孟海、林散之那样的大师,但如果河南现在不在精致和系统上下功夫,可能也将缺乏这一代的沙孟海、林散之。试看如上述所举的几位江、浙书家目下以为书坛推崇备致,具有大师倾向了。河南还能等吗?因此,我以为以河南的组织能力应该多增加“派出去,请进来”的活动,不定期地选拔青年才俊赴外省院校学习取经或经常聘请外省专家来豫讲学授课。, C4 [, Z! N+ G) a  a/ p+ r$ S- C
五、再者,我认为河南的篆刻似比书法要好,篆刻之中的高手是那种拿到全国也是高手的人物,而书法则如前所言,尽管很优秀,但放到全国与赵雁君、白砥、陈忠康、管俊、陈海良在一起就显不出来了。9 w' J+ |3 K* O
六、河南书法之兴由来已久,这得以使之迅速名燥书坛成为所谓“书法大省”,但河南应该知道短短二十年的组织成果在消除“泡沫”之后究竟能剩下多少实绩?我个人倾向河南目前尚处在蓄势阶段,河南的真正辉煌不是在今天有多少人入了国展的排名或加入了中国书协,也不是张海当了中国书协的主席,而是在不断累积的未来,真正的中原书风应该是有“大家”产生的于此,那不属于当下的“四大天王”而是在未来河南青年人的笔下……
  p1 H. U' N6 B3 f/ ]0 d% M1 S     我们期待!. o/ O' g, b/ ~
, F3 V( y! u' q' ~
, T+ n8 G: z9 P% d
                       6年11月20日   丁剑 于丁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2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6-8-20 15:00 发表) P& L  j( b" D6 b7 s6 m9 n
各省书法状态比较分析
. N  o5 \5 @" d& A9 T! A) n
- q  ]2 K% k2 b* q6 a写在前面:我知道此文一出,可能会树敌太多,需要解释的是:我只是就事论事,并无贬低或诋毁的意思,更无意触及书家个体。书法毕竟是个个体艺术形式,只是地域的差异或许会对其艺术状态产 ...

, A( e1 ?# _/ n7 C  a, K
* S# G: |9 H" V( h# u) h; u既然先生开宗明义,那下文只能当作戏说了。3 y9 Y* ?9 `, p; u
不过戏说背后往往含有真言。% \$ U# f) N8 i' p
以先生的地域评批标准来说,广西古为“南蛮之地”,今为老、少、边、穷、山地区,现在好不容易挂靠进了“大西北开发”圈,又似有名不正言不顺和换汤不换药之嫌。以此经济和文化底蕴来观照当地书法现状和未来。虽然身为广西人,但我只能仰天长啸:悲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