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06-11-2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67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1、什么是书法艺术的美?什么是书法艺术中的丑?+ U3 L. M& _9 S% c
1 l% g$ N& {5 d; [. f; ?! b/ q' F7 p
古人形容书法之美:婉若银钩,飘若惊鸾,悬针垂露,奔雷坠石,鸿飞兽骇,鸾舞蛇惊,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这些比喻游于万物万象之间,美则美矣,惜浪漫色彩过浓,比较抽象5 ]& V, i+ {) }. O, g7 \( s
4 H$ r+ p/ h' u- |: H今人评价书法之美大多简洁明朗:用笔考究,结体严谨,苍莽内敛,大气磅礴,格调高雅,明快自然、澹净清新....* @: X0 H/ z8 s6 ?; m1 y
$ J, U; _) o% {4 ?, I# L1 q. k8 P( g我评价书法之美& v3 \, D5 v+ z* }% g( e1 E- u4 l
第一,不能有病笔败笔,这是最起码的一点,不打折扣% _: f, \' e Y& H
第二,书法是中国独具的一门传统艺术,一幅好的作品必须有底蕴,有根,观者一看:喔,这字得米字精髓,略具己意!难得!而不是得毕加索之精髓,参以凡高意趣(参得再透,也只能算一抽象画,不能归类于书法) 3 Q. v% `4 |" N6 {: v1 X5 H
第三,章法融洽,笔法精到,气息流畅,风格自然。作品风格与书写内容尽量协调,抒情达意。沃兴华在这点上比较吃亏,他那胡涂乱抹体怎适宜写“红豆生南国”呢,怎么都不可能贴切0 ^+ P) M0 _6 e2 F
7 j8 g$ n6 w( Y# J
我评价书法之丑
. g6 x P3 U5 D" h; F# }第一,病笔满纸,还不以为耻者,大丑
& K2 A# B, {; }8 L' w8 k何为病笔?竹节蜂腰钉头柴担鹤膝鼠尾牛头是也+ p7 _* n: Z, _1 g2 I- {
第二,刻意做作忸捏作态,将前人今贤都不愿为且不屑为的孩童体涂鸭体奉为至宝,一味求丑,一窝蜂追丑,必成丑俗
' s9 |+ b* A) E) c
3 v9 ], @& E9 {7 N, j$ _8 |* T
/ b# F* I3 E* ^! O2、书法艺术表现中的美丑与现实生活中的美丑是否一致?原因是什么?% F0 q% k5 ?6 Q5 I
9 r# N/ _3 [$ z/ B' G* _有一致的地方
6 r d( W/ Z/ k( I2 }- d k2 B+ T/ d有的作品较美,但因“欠个性”,未能得到应有评价
/ b0 O2 O4 L5 [! {( n9 D: w有的女人较美,但被人讥为“县文化馆文艺女青年”,未能出人头地: H+ s* y) W9 `3 b$ n+ d! N
6 n& i4 y6 Y' M. D
有的作品较丑,但丑得大胆,迎合了急功近利者的心理,一时趋之若鹜
& P/ W5 d" a7 Y2 v) |# a- Z0 W$ ?" c有的女人较丑,但丑得胆大,如芙蓉姐姐,名气与沃兴华相比,或有过之; k: A: A& P! |' M
& m, z9 I+ c5 q( U3 U* d2 [8 A& i7 Y3 a( W: e& }
有一致的地方1 E5 j6 y# G: B, }1 |5 _) A ]
从历史角度来看
5 @1 O0 X' g- h* H“美”具风格的作品如怀素米黻的书法与“丑”具风格的作品如黄道周郑板桥的书法相比6 K0 @- N& P- @# W: v+ h) q
前者的书法艺术水平、在书史上的地位、在现实中受欢迎的程度都远高于后者,这是历史的事实
, z, E: Y& c. |从现实生活角度来看# Z w$ m2 @1 _" e2 r2 R. j
秀外慧中的美女杨澜肯定比只有“内在美”的宋丹丹更为天下男同志青睐, [- N, m9 O: N$ ]0 x; _: M$ k
大家不难在各种报章媒体上看到
. _0 u X1 k0 a( `% c$ A, E P0 `那些女毒犯女杀人犯红杏出墙的对婆婆不敬的,其实大多是丑女,
6 ^1 O4 k d# t( U丑是丑,美是美,回避美丑,不丑亦丑,丑上加丑1 c2 w W5 k. y- O8 n0 N. h, w
不是赞成大家鄙薄外表平凡的朋友
' B+ |$ M& ]) s而是希望大家正视美,追求内外兼具的美,固追不到,心亦向之2 N. N; w3 H+ q6 A; p
& ^4 A; F$ e+ N) Y" N' h& w8 m
! w4 v- d" Z5 j. u3 N8 t* O& U还有一致的地方% B) C- I4 Y0 q5 V8 c9 X8 R2 [8 m8 c. ?
某人艺术创作貌似狂放不羁,不落窠臼,实则心浮气燥、哗众取宠、黔驴技穷,其艺岂足道
9 L, B" `1 @9 h( A3 D6 @某人生活中道貌岸然,彬彬有礼,私下男盗女娼、阳奉阴违、猥琐卑劣,其人不足交5 \5 u: D( z _0 [
两者有一共病:缺乏诚意
' Y* `8 G! k: z/ h人一旦不诚实,动机就不纯,气息就不畅,格调就不高# ^ y" {& j+ Y5 H
为艺如是,沃兴华即明证也
3 A+ Q6 e* x3 B" S
. z- z! g' R$ ^( l8 V9 [; j' a( O; D6 z
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有很多一致的地方
; ?( |' J5 a6 f因艺术本源于生活
, H$ ~$ o* u" i2 P9 p4 v" P. x但绝非对生活原始状态的照搬# _: T2 O3 S7 h8 V. u2 U
不同的艺术皆有其各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和符号,都是经过提炼的
" l$ u+ g/ C% X6 {: E6 k g U不然,音乐艺术表现欢喜忧愁,就不必借助什么旋律# v# `5 l% @- e( B' ~
干哭傻笑几声即可矣% [$ \( I# _2 N" i0 x
, z$ N7 ?# y ]0 X( a; h$ I2 M) a! N9 S" n: A7 z
补充:艺术之美丑与艺术所表现对象之美丑能否混为一谈?4 j2 [; ~5 Q8 Z+ ~! D4 }
反对以“美丑”论艺术的同志常有这样的置疑:
6 Z9 z# \4 L4 o2 z6 N罗丹雕塑作品《欧米哀尔》中的那个老娼妇形象够丑陋吧?你能说那幅作品不美/ G" v- q/ q Z8 y- l
雨果名著《巴黎圣母院》中描绘的残疾人卡西莫多面容该丑陋吧?你能说他不美% I# n" Y8 S* l1 X7 t, ]; j
所以,是不能以“美丑”来评价书法的优劣的' D/ o. I p$ t" f7 p
$ N$ d5 a) U: p, [+ R4 L这些朋友无意中犯了偷换主体、混肴概念的毛病
8 _( z6 B8 z) n, L W0 j
) P5 t3 j, y5 {( Y6 I( j罗丹的雕塑表现的对象可以是妓女、是小丑、是维纳斯,我们衡量其创作艺术的水平及“美丑”,不是看这些表现的对象是美是丑
1 O- \0 [2 w0 _# A而是看所运用的雕塑语言是否贴合人物特征,形神是否准确,构思是否独到,寓意是否深永.....
6 R" X$ ?2 W8 }& r0 U
8 u7 e6 }1 t f7 C' N/ r4 V3 Q同样,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也不是看其主人翁是个仙女还是老头.......8 j, |6 f" o0 F$ d4 o: F; n+ s* q) G( ]# \
9 K! ^7 V4 ]' a( U" L& d! ^
书法创作,就象你是榜书“美”这个大字还是榜书“丑” 这个大字
j& r9 o Q$ Y. o1 M他们只是书写内容
) u7 Q e& I! r不影响对你艺术水准的评价
2 S- [, O- ~5 f+ S! x4 V" ]/ Y$ F就是这个道理
0 t. A& ]( A1 P# s ~/ a' i z' v% ^4 x: o" U' I0 l8 R0 B
而沃 等人的书法,不是表现内容的美丑问题(他曾以瓦砾抹布风格写“气若芝兰”,书写内容不是不美)
8 c' L( b' X8 q ?4 P1 @而是表现形式表现手段的美丑及能力问题
) a1 T7 H" m# ?' u! I, u是原则问题
+ L0 u% V. Z% @9 h7 j! X. ?: _' ?& Y8 o1 i# F9 L8 H
2 d* M% v! \- V: q$ n
3、书法中的丑书、美书以什么标准来评判?
& E0 c5 L) {' Y C# C9 Q9 n0 s$ [( R# {6 w
尽是病笔败笔,满目昏浊、墨污满纸、堆砌设计、描画摆弄、生硬造作、扭捏作态,政府官员不喜,普通市民不喜、农民兄弟不喜、医生教师不喜、作家诗 人不喜、演员明星不喜,独投机取巧、急功近利、创新无门、心有不甘、梳马尾或导演发型者喜,丑书是也
r. c; `6 K5 `; j C
# t7 W. u" K+ {4 }4 R0 E1 ^无以上陋习,于传统基础有继承者,有创新者,诚意可嘉,美书
$ }5 ?3 u" D0 A% b2 E8 G: F* l9 J! J) `; G7 T* M: A
( m5 }0 g8 g' _2 j
4、这种评判标准建立的依据是什么?是作品本身的点线结体?还是观众自己的好恶?) E7 h1 @ S2 Z% T3 y- M- X% A9 z
" }+ P3 _: c' w% w宇宙有宇宙的定律,自然有自然的法则
# P1 L; \$ r' S社会没有绝对的公平,共产主义实现大家都拿一千万的年薪,收入上是公平了,但你坐办公室,我掏下水沟,公平否; b# Z' q& G! }$ b
人权不能是放任的自由,喜欢林青霞是我的权力和自由,哪天路上遇见了冲上去抱住强亲一口,伊人芳心悦然否?吾辈有此自由否1 r$ [6 b0 m. y" p" t5 L% S( f9 g3 k
2 ^: q9 h5 r6 j& |1 v8 e每种艺术种类都有其基本的审美标准,你若想完全跳出它,不如新开辟一门艺术种类' p: I9 D. a: e! U& a* @" n
我评价书法美丑的标准
! {8 d; Z( F; M0 v一、依据千百年来祖宗们建立丰富完善沿袭下来对书法这门传统艺术制定的标准
, j2 r( w `; g! z) [% _二、艺术来源于群众,即使不能服务于群众,亦不能脱离群众这片广阔的土壤,不能因为喜欢自己作品的人少一点,就认为群众眼力差,用“曲高和寡”一词来麻痹自己。你可以认为“雅俗共赏”的风格不是自己最适宜的路子,但不必怀疑“雅俗共赏”的艺术是更高明更有生命力的艺术$ U2 s) v0 G1 r0 ]
鄙薄丑书,就是因为那些丑书作品本身的点线结体太丑,我看不惯病笔败笔,当然也算我的个人喜恶
! ]. j/ E, O7 n, e* P$ Q" x
; m. W4 v$ ], y% b8 I/ T- Q% s& ?( E
" v+ g( ?+ [! y- G+ ?( \- x: m. A9 s
5、这种标准是建立在大众共识的基础上?还是建立在个人喜好的基础上?6 Q* \: i% q, [6 M" g5 o* Z
' D' m$ K& W$ `" b( R
老鼠上街人人喊打,是丑书目前的境遇
0 w* S. F' z6 t鄙薄丑书当然是建立在大众共识的基础上的
3 ]1 m9 Q* F( ]9 F' ~* g你如果和不承认病笔败笔一样不承认这个“凡俗”大众的存在的话' h6 k0 _2 T% ?1 P( r7 u8 h
那也可以理解
1 N( M7 q0 q6 A% G为维系心中那座海市蜃楼不致土崩瓦解 n9 J- b) g2 Q3 a: r9 p
留点自信嘛0 y S3 S# t, y0 H
3 l! s6 ~9 f4 ~4 s9 p8 s) D0 o
' P7 ~" H( {9 T* @$ A6、个人喜好能不能被作为丑书定义的依据?/ F) f+ V- d: o& d
V* R1 c! e% ?3 L% z& W5 o. h7 a看他说的是不是事实,你的作品中是否确实如他所说,尽是病笔败笔+ U3 H5 j: m6 \4 D0 N5 x' h
如果是,先把这病败笔交代清楚,别只顾生气# @7 G# T1 ?6 w* m% x& Z
病败笔是前贤们总结出来且力避的一些特征
$ b% { O) U" N" d, v( N定你为丑书,是历史和集体的智慧- x" F6 |% l- m/ |4 L
不完全为个人喜好 H$ [& g' V6 X" O
4 ?, o- \0 w7 K) c8 a
) _& A; r2 l- ^$ f; `. E2 A, p
/ {7 l& S; `/ _6 H7、鉴别判定丑书,是为了作品赏析还是以此作为打人的棍棒?1 l# q* S; \2 w% j
. \# H# s y3 n( o6 N
/ [0 u0 O6 Y, J1 |. ^
不是为了作品赏析,而是为了戳穿其丑陋的本质,防止不学无术、急功近利的后学跟风。我就书论书,从未分地域流派,不涉及私人怨仇,“打人”何从谈起6 v0 F5 O6 D$ X1 j' Y: [8 G
) J% K4 ^- x. |4 v+ R+ w
9 e" D8 I# U7 \7 f' h8、作为对艺术风格的追求,是否允许丑书的存在?
% d! Y/ i+ g+ q! H
- F. {/ g/ L: J8 F% ~% o9 L; ~( ~ E
从提倡百花齐放的角度来说,似乎应允许丑书存在
6 U$ [! }! Y5 T2 S& d/ i反对瘟疫流行,瘟疫还是存在
7 ^ {: Q" x. ~% u/ n你得区分它存在的意义" b; L2 x: e( f# m/ V
毛主席提倡百花齐放,不表示他老人家喜欢南瓜花
1 m* S' x# X* [9 e# J5 S/ A
?& u2 k7 E) [9 `: Z% k! y% c# b8 s6 @- P& g* N& J
" }0 T. U* _6 H9 [. A
9、中国书法发展历史中,是否有丑书存在?
- a: u: w8 k) W, ~9 q4 M7 f+ Y) ^3 b3 @+ ^
有,相对而言,黄道周张瑞图郑板桥的字可谓“丑书”( ~8 S0 P, W! E8 i2 @! ^. K" M8 @
但我说他们的字丑并没有太多贬义; [$ }# b1 T5 |# [: v; u0 ]
其结体固然夸张点,风格怪异点
8 X1 W; z% k/ ?! \但并没有完全地颠覆和背离传统
6 F* x. ]! Y) ], T! T9 g(我个人不太喜欢这类风格,始终认为建立在不丑不拙基础上的创新才更难更高明更有生命力)0 H2 i* b+ @% w- }. u1 p, t
徐渭傅山特立独行,标榜丑拙,他们的字却并不丑拙;而金农的“漆书”匠气十足,堪称丑书中的工艺字
7 q8 h0 D& u; e; L2 v
" C, b! _0 X0 f0 D9 j# e* E2 G中国书法发展历史中既有丑书存在,我沃兴华搞的也是“丑书”,历史上可能也有位置呢
( L+ L' W- ]1 R. k# u) V( F- s
- B8 _1 F" y* Y想都别想!你这丑书和黄道周可不是一个等次
" ~ _* s8 {5 v( ~+ N1 o. P虽然古人如王羲之鲁智深也曾像沃兴华于明诠这样写过
1 R6 Y. {. T7 s! W/ p但都是小毛孩的时候
# y/ w6 E$ T; A1 V; ^刘德华小时候估计也这样写过吧
5 M6 q. S5 R& h% S沃于现在这么写,其实并非什么新鲜事啊1 v* R, u0 n$ n
小时候搞的那些东西,哪会有什么影踪
* p, V: |. Z3 `& r# b* q( d% b或许作为集病笔败笔之大成的反面教材,还有流传几年的可能吧4 \* P4 m/ o4 Q4 N% U0 |3 e7 f, A
7 W# N; o* I/ c5 b0 u+ _
2 r' ~6 k( ^2 j1 S1 d
2 _0 b. T4 w( I4 M$ R
10、现在的人们面对、学习古人的这些丑书遗产时应采取什么态度和方法?$ B. d) C# V2 n" E8 D
# Q( T* o+ R- S9 C$ C+ [$ X2 y. m9 I7 U
“丑书”不宜学) n# J. M; I+ X) G" j8 d% [( g
采取欣赏的态度/ b; Z) q) V5 P7 L2 h3 r
或浅尝即止9 ]* K) a8 h+ N+ ?
浸淫过深易受其缚- X5 ~ J( K( ?# N: s' Y' Q
面对沃兴华于明诠等人丑书时,要么屏息闭目避而远之;要么拿作反面教材,揭其丑陋本质,避免流毒蔓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