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70
- 注册时间
- 2006-10-2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0984
- 点评币
-
- 学币
-
|
大型纪录片:河之南(1-10全)
$ H( W6 n3 n/ }3 O7 L+ l6 z6 Q# o- z9 Q+ w
: e4 ^, \5 V: o; {7 w
2 M. r! P; W$ Q3 y' l% s5 \% }& s$ @4 `8 _1 B
+ @9 D& c5 {. m+ A) m; U( @
8 _! b2 ]" R! s/ m" d8 w
第一集 大河之源
. v5 t: e5 {; E# z8 Z4 J# L% }/ F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中原,也即河南,孕育了南召猿人、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古老文明,哺育了炎黄二帝。安阳小屯村甲骨文的面世,使中原先民从传说走入信史。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母源与主体,代表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原大地上,王权和文字的出现,是中国文明从史前文化进入历史时代的分水岭。 ( t$ R+ F. y! u2 A0 W! b
# j% X1 C% ~5 y
第二集 大河之民
3 @) F) w, n2 _6 t- v$ B: @/ g5 ^% Z
! @; r+ P9 n8 A/ a- x3 d' r盘古开天地,伏羲女娲造人,中华民族的创世神话生发于中原。中原是轩辕黄帝的故里。根植于中原大地的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据统计,38%的汉族姓氏起源于中原,但这些姓氏所拥有的人数却占到汉族人口的80%至85%以上。 / J& e2 A! l' m$ t( }6 v
0 b2 u# O J! V5 S4 G
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大的动乱,都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原先民大迁徙的一个意外的后果是,催生了客家文化这朵奇葩,使得中原遗风绵延不绝。
4 m2 _8 a" Z, T& l
/ }8 o$ f9 z' W) J& i9 L- {第三集 大河之都
( `. F+ Y: \2 m' l中原的古都作为中国历史文明的盛器,浓缩和固化了几千年的辉煌与沧桑。夏都二里头,被史学家誉为“中国第一王都”;商都郑州、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经历各不相同,却都记录了中华文明在光挥与暗淡、彷徨与失落之间的艰难历程。 5 U. I- H' I L3 e! i
/ S" Z; @6 C$ I第四集 大河之魂
5 F& f* Z% k+ m5 j) c l思想家,永远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出生于申原的老子、庄子、祖籍中原的孔子,或淡然,或坦然,或超然,从不同角度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雏形。他们在中原大地所引领的百家争鸣,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的辉煌时代,也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文化思想变迁的源 0 ?- N% ~7 z; q4 J8 Z5 N
1 a2 m2 V% }% u: h
第五集 大河之光
4 }" S C5 Q# K, _; b东汉时期,儒学在洛阳再度辉煌。许慎以《说文解字》创立文字学,并对五经之义加以阐发,蔡邕的《熹平石经》树立了儒学与书法的双重标杆。北宋时期,程颐、程颢以理学重新诠释儒学,规划了此后800多年中国传统社会的秩序。儒、释、道三者在中原的融会贯通,确立了中华文明的内核。少林寺里的三教合一碑,见证了这一融合,也标志着中原在融合过程里的中心地位。
0 A1 s! i, p5 w! t- b1 U; ]" j, E* q6 z6 M$ [5 J
第六集 大河之歌
: \ t; e. \( |( ?# G3 n! H1 s [% h中原的诗歌传统源远流长。《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集,其申《国风》的半数以上出自中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李商隐、李贺、苏东坡、柳永等,在中原大地上发出迷人的光芒。唐诗的俊逸潇洒,宋词的婉转旖旎,在中原大地上留下无数可供追缅的足迹。传统文人的一腔家国情怀,在范仲淹作于南阳的《岳阳楼记》中表露无遗。
6 ?! |" U& B; K+ \, g$ F8 I8 H5 z3 I# _5 w( h
第七集 大河之艺
$ e2 ?( v* ]8 i" `# a( N春秋时代的莲鹤方壶,其理性写实的艺术风格,折射出中原大地的美丽变迁。李斯的书法小篆,记载了历史中政治与文化制度的动荡巨变。由南阳画像石而龙门石窟,流传下的是汉唐时期的绮丽与气雄浑。唐代的吴道子和颜真卿,分别以书画演绎了中原艺术的磅礴与风骨。直至宋朝,黄庭坚、郭熙和张择端的书画与以汝窑为代表的瓷器,构成了一种文雅到了极至的艺术景观。
; g) _7 s. v% Z x$ L' a
9 y8 V* w' C/ A0 U3 x第八集 大河之学 : s8 g4 w* U/ u8 D- a
濮阳“45号墓”的龙虎成为四象中的青龙、白虎,是中国6400年天文学历史的起源见证。东汉张衡、元代郭守敬分别在中原大地上创造出了浑天仪、地动仪与观星台等天文学奇迹。“医圣”张仲景以医济世,明朝朱载堉创造音乐上的12平均律,以及墨子在物理科学上的发现探索,都闪现出中原文明在浪漫之外的理性。 * ~) c, D8 @1 H9 e. y1 k6 _1 }
5 D4 K, b- N8 e& h( v第九集 大河之风 % |0 d: ` @) f: N# m* R4 \
由汉而来的灵宝“道情皮影”,濮阳大弦子戏是中华戏曲的活化石。明清以来,中原剧种有80种之多,尤以豫剧为盛,且至今散发出远古中原丰沛热情的“郑卫之音”。太极拳、少林功夫的名扬天下,同样得益于中原大地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 D$ R" @- P, f- I! B
! P4 q. Z7 f' N1 R
第十集 大河之南 C5 v: r3 l' Y6 F. P
周公在禹都阳城兴建测影台,从礼制上确定了中原为天下之中的崇高地位。“中国”一词,亦源于此。由夏至今的4000年时间里,其中3200年,中原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中原成为一个吸纳、交流、融会和锤炼四方文化精髓的大熔炉,这也是中华精神的主脉。随着北宋汴京的沦陷,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迁、北移,中原的辉煌随之终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