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年表
512年(南朝梁武帝天监十一年)武帝遣僧人入山,谘受三论大义,以僧诠成就最大。后住摄山止观寺,盛弘三论,称为新说。
513年(北魏宣武帝延昌二年)
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开凿。
514年(南朝梁武帝天监十三年)
江苏南京灵谷寺兴建。
佛教年表
516年(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北魏孝明帝在洛阳建永宁寺木塔,呈楼阁式,高九层。
宝唱奉敕抄集经、律、论,撰《经律异相》、《出要律仪》。
僧祐撰《出三藏记集》、《弘明集》。
洛阳龙门香山寺创建。
519年(南朝梁武帝天监十八年)
慧皎撰《高僧传》。
520年(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兴建。
帝宣佛、道二教的代表上殿论议。
梁武帝为其父在钟山建大受敬寺,又为其母在青溪两岸造智度寺。
佛教年表
521年(南朝梁武帝普通二年)梁武帝在建康建同泰寺,以弘佛法。
梁武帝倡僧人素食,此后汉地佛教多尊奉此规,表示慈悲之心。
山东济南黄石崖石窟开凿。
522年(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
司马达等赴日本弘法,中国佛教传入日本。
523年(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
河南登封嵩岳寺密檐式砖塔兴建。
山东乐安马鸣寺、长清神宝寺创建。
佛教年表
524年(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河南洛阳景明寺建7层佛塔。
527年(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
梁武帝到同泰寺,舍身,群臣奉赎。
庄严寺僧旻卒。生前撰有《成实论义疏》。
异次顿列教。新罗开始接受佛教。
529年(南朝梁武帝中大通元年)
梁武帝萧衍在建康同泰寺设无遮大会,舍身。群臣奉赎。
佛教年表
531年(南朝梁武帝中大通三年)梁武帝到同泰寺讲《涅槃经》。
534年(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
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开凿。
北魏洛阳佛寺1367所,全国3万余所,僧众达200万人。
朝鲜新罗兴轮寺兴建。
535年(西魏文帝大统元年)
河南巩县石窟、渑池鸿庆寺石窟开凿。
佛教年表
537年(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广东广州建六榕寺,以贮佛骨,该寺初名宝庄严寺。
江苏丹阳一乘寺彩绘晕染法绘成,远视如有凹凸立体之感。
538年(南朝梁武帝大同四年)
梁武帝创立盂兰盆会。
成实学派、涅槃学派兴盛。
百济圣明王向日本献佛像、佛经、佛具,元兴寺建立。
541年(南朝梁武帝大同七年)
中国南朝梁佛经画工到百济。
佛教年表
542年(东魏孝静帝兴和四年)昙鸾卒。生前宣传阿弥陀净土信仰,撰有《往生论注》、《赞阿弥陀佛偈》、《略论安乐净土义》等。
543年(南朝梁武帝大同九年)
山东历城龙洞山佛峪开凿。
544年(南朝梁武帝大同十年)
山东历城柳埠千佛崖开凿
佛教年表
546年(东魏孝静帝武定四年)道凭法师开河南安阳宝山石窟。
南朝梁武帝到同泰寺讲《金字三慧经》,再次舍身,皇太子及群臣奉赎。
547年(东魏孝静帝武定五年)
杨衒之撰《洛阳伽蓝记》,记北魏洛阳宫观佛寺等。
山东五峰山莲花洞石窟开凿。
548年(南朝梁武帝太清二年)
西印度僧真谛经扶南,从南海入境,抵达建康。后译出《十七地论》、《摄大乘论》、《显识论》、《转识论》、《唯识论》、《俱舍论释》等经49部。
佛教年表
549年新罗僧觉得从梁带回佛舍利。
550年(南朝梁简文帝大宝元年)
河北邯郸南响堂山石窟开凿。
河北平山林山石窟开凿。
甘肃敦煌西千佛洞开凿。
新疆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开凿。
画家展子虔约生于是年。
551年
高句丽的惠亮成为国统。
高句丽设立百座讲会、八关斋会。
佛教年表
552年日本苏我、物部两氏争论可否礼拜佛像。
553年
新罗改修皇龙寺,修建法住寺。
554年
百济僧人昙慧等9人赴日本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