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界主人 发表于 2005-6-22 10:30

佛教年表

630年(唐太宗贞观四年)
  战地诸寺建成,命虞世南、李百药、褚遂良、颜师古、岑文本、许敬宗、朱子奢等为碑记铭功业。
631年(唐太宗贞观五年)
  诏以庆善宫为穆太后建慈德寺,为太子承乾建普光寺,敕沙门法常为太子授“菩萨戒”。
  隋时来华时之日来学僧会承返国。
632年(唐太宗贞观六年)
  天台宗五祖灌顶卒。生前著有《国清百录》、《涅槃玄义》、《涅槃经疏》等,以传智顗之学。
  新罗僧人明朗入唐学习密宗。

清凉界主人 发表于 2005-6-22 10:31

佛教年表

633年(唐太宗贞观七年)
  天竺沙门波颇卒于长安。
  玄奘法师抵天竺王舍城。
634年(唐太宗贞观八年)
  命普光寺沙门法常入内为皇后授戒。
  太宗为穆太后建弘福寺,以求佛祐福。
  高句丽等三国欲遣入到中国学佛法,从之。
  新罗的芬皇寺建立。
636年(唐太宗贞观十年)
  玄奘在天竺见戒日王。
  沙门玄琬卒。
  新罗僧人慈藏、僧宝入华求法。

清凉界主人 发表于 2005-6-22 10:31

佛教年表

637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
  唐太宗沉缅于道教,下诏先李后释,法琳等伏阙力争,不果。
638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
  书法家虞世南卒。
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
  法琳被道士秦世英诬陷,几被杀身。以善辩获释,流放蜀中。
  华严大师智正卒。曾著有《华严疏》等。
  沙门静琬(或作智苑)卒。所刊石经已满7室。
  日本学僧惠隐、惠云返国,弘讲中国佛教诸派教义。

清凉界主人 发表于 2005-6-22 10:32

佛教年表

640年(唐太宗贞观十四年)
  华严宗初祖杜顺卒。曾著有《华严五教止观》、《华严法界观门》等,唐太宗赐其“帝心”之号,故称杜顺为“帝心尊者”。
  日本学问僧请安、学生高向玄理经新罗返日本。
  阎立本作《步辇图》。
641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
  唐太宗答应吐蕃松赞干布的请求,从宗室中选文成公主与之联姻。文成公主带入佛经、佛像等。
  尼泊尔墀尊公主也约于此时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墀尊把尼泊尔佛像带入西藏。
  魏王泰为长孙皇后造百佛巨像于洛阳伊阙。
  刻立《伊阙佛龛摩崖碑》,褚遂良书。
  玄奘于古印度佛学研究中心那烂陀寺著《会宗论》,融会性、相二宗,为当地佛学名流所称道。
  善导到河西(今甘肃武威一带)观绰禅师讲经,后返京师,造《弥陀经》,画净土变相壁画于寺院,时人争相效仿。
  天竺戒日王尸罗逸多数次遣使来唐,并赠郁金香和菩提树等。
  书法家欧阳询卒。曾书《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碑》等。
641-838年
  西藏佛教前弘期。

清凉界主人 发表于 2005-6-22 10:32

佛教年表

642年(唐太宗贞观十六年)
  古印度戒日王在曲女城设大法会,请玄奘法师说法,有18国王及大小乘僧并婆罗门外道等数千人到会。称玄奘为“大乘天”。又请玄奘行无遮大会,道俗至者50余万。
  刻立《孟法师碑》。
643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
  法融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牛头山幽栖寺创“牛头禅”,将人生譬为梦境。
  新罗僧慈藏携藏经一部回国弘法。
  新罗创建通度寺。
644年(唐太宗贞观十八年)
  玄奘法师自天竺回国,至于阗上表,太宗下敕迎劳。
  山东济南柳埠朗公谷千佛崖开凿。

清凉界主人 发表于 2005-6-22 10:33

佛教年表

645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
  玄奘返回长安,携回佛经657部,安置于弘福寺,撰《西域记》,讲唯识之学,创“唯识宗”。
  净土宗道绰卒。生前著有《安乐集》、《净土论》等。
  北京法源寺初创。
  日本大化革新后,天皇崇佛,下诏兴隆佛教。以后产生以寺院建筑与雕塑为中心的飞鸟、白凤之天平文化。
  新罗云鹫山通度寺安置戒坛。
646年(唐太宗贞观二十年)
  玄奘将所译佛经五部及所撰《西域记》呈唐太宗。唐太宗为玄奘的弘佛精神所感动,亲作答书,重道轻佛之心有所改变。
  西藏大昭寺破土兴建。
648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
  唐太宗下令建北恩寺,以礼请玄奘居之。
  太宗至玉华宫召玄奘法师入宫,奘为所译《瑜伽师地论》请序,太宗乃亲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并允玄奘入请,席天下僧尼18000余人。
  阎立本、尉迟乙僧等为佛寺作画。以后杨惠之又为佛寺塑像,佛教文化日渐兴盛。
  西藏大昭寺落成(一说为653年)。
  松赞干布颁布16条人道伦理法。其中首条是敬信三宝(佛、法、僧);第二条为修行正法。

清凉界主人 发表于 2005-6-22 10:34

佛教年表

64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唐太宗卒。临终前一日,召玄奘入宫居住,为之讲《瑜伽》、《金刚般若》,并以相见恨晚、“不得广兴佛事”为憾。
  国诠书《善见律》卷,述释迦牟尼弘佛之事。
  沙门道生取道吐蕃至天竺,于那烂陀寺学法,后赍经像返国,行至泥婆罗病卒。
  玄应撰《一切经音义》。
  新罗普耀禅师赍大藏经返国。
650年(唐高宗永徽元年)
  沙门玄照经吐蕃由文成公主送往天竺,新罗僧玄恪慧轮等随往。
  玄奘译《本事经》等。
  道宣撰《释迦方志》。
  松赞干布卒,唐高宗致哀。
650年—1250年
  古印度法难。阿拉伯征服者联合土耳其游牧民族,侵入南亚,盛行于中亚细亚的佛教因之遭到蹂躏。

清凉界主人 发表于 2005-6-22 10:34

佛教年表

651年(唐高宗永徽二年)
  废玉华宫为佛寺。
  刺史杜正伦、李道裕、萧锐、贾敦颐等请玄奘为授“菩萨戒”。
  禅宗四祖道信卒于湖北黄梅双峰山,徒众建塔以祀。
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
  中印度僧人无极高携经籍入华,居慈恩寺助玄奘师徒译经,并于慧日寺译《陀罗尼集经》。
  长安慈恩寺主持玄奘修建大雁塔,以贮从古印度带归之佛经。
653年(唐高宗永徽四年)
  陕西麟游慈善寺石窟开凿。
  刻立《雁塔圣教序》碑,褚遂良书。

清凉界主人 发表于 2005-6-22 10:34

佛教年表

655年(唐高宗永徽六年)
  中印度僧人那提三藏携1500余部佛典至长安,居慈恩寺助玄奘师徒译经。
  玄奘译出《因明论》。
  罽宾国沙门佛陀多罗于白马寺译《圆觉经》。
656年(唐高宗显庆元年)
  唐高宗李治应玄奘之请,撰《慈恩寺碑》,玄奘率佛徒列队30里,以古印度佛教仪仗相迎御碑。
  武后生皇子(中宗),依玄奘请赐号佛光王。玄奘于慈恩寺为之剃发受戒。
  吴智敏奉唐高宗之命,为玄奘等高僧塑像。
  在长安建西明寺,以庆贺李敬太子大病初愈。
657年(唐高宗显庆二年)
  高宗命王玄策送佛袈裟至天竺。
  牛头山法融禅师卒。

清凉界主人 发表于 2005-6-22 10:35

佛教年表

658年(唐高宗显庆三年)
  唐《王居士砖塔铭》刻立。
  书法家褚遂良卒。曾书《圣教序》、《孟法师碑》、《伊阙佛龛记》等书法名作。
  日本僧人智通、智达乘新罗船入唐,求大乘佛法(第二传)。
  吴僧三论宗福亮到日本弘法。
659年(唐高宗显庆四年)
  唐高宗遣智琮等礼陕西凤翔法门寺,以寺内贮有佛真身舍利,赐史会昌寺。
  玄奘法师译出法相宗(唯识宗)要典《成唯识论》,沈玄明为之作序。《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至此译成,凡200卷。
  天竺入唐僧人智通译出密教经典《观音咒经》等。
660年(唐高宗显庆五年)
  高宗及武后巡幸并州至童子寺、开化寺瞻两大佛像。大舍珍宝财物衣服等。
  高宗下诏迎法门寺佛骨至东都,入内供养。武后舍所寝衣帐直绢1000匹,为舍利造金棺银椁,雕镂穷奇。龙朔二年(662年)送还本塔。
  天竺菩提寺主戒龙为汉使王玄策设大会,赠大真珠箱象牙佛塔、舍利宝塔、佛印等,饯别。
  玄奘法师于玉华宫中译出《大般若经》。
  唐朝僧人道昭入日本传法相宗(第一传)。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查看完整版本: 佛教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