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金沙石

从比干文到王羲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4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好地方,学习了!
, |0 X, h+ k: F6 X
0 _  U; G' C2 a9 M) X4 N  I8 Jem1 em11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秋石斋主。望多指正。
. n4 V6 q. S1 O
0 Z/ h+ P8 i8 |* D; E! a- n
/ L* ~! f0 f- n! U  ^& V5 R, Z, V" r  Q* y8 Z! Q8 d, N) Y5 N
《比干文》的文,是北魏孝文帝的作品。写得真挚动人。这个少数民族英雄,直率而有***。1200多字,不是应景而为,不是乾隆那样的单纯提倡政君臣之道。当然那篇东西,不见得是一北戎孝文所能亲为,但语气及说法,非一般秘书可以妄作。长度亦超常规了。
( _- a. D( [+ e2 V: b7 P2 \' X
2 Z1 K6 E) j( n% B) B后代的碑,大小规格远没有北魏的严格。北魏的碑大小,视碑主身份而定。虽皇亲国戚一类,才一平方左右,不可逾制。一般只有小半平方。故魏碑大字的不多。碑本来不大,字如果大了,说不了几句话。(待续)
7 h4 H7 S4 K* a+ a2 y
0 t6 H1 N6 Q4 J5 Z% b1 @! ~9 i[ 本帖最后由 金沙石 于 2009-8-14 22: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5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帖上说,比干碑“高七尺七寸,广四尺一寸。”
6 A' \# A/ z3 b6 p
% }$ f5 [( y$ D(找不到一张有合适参照物的照片,只好用这一张。)9 Y. ~; X  n& u5 D* `- P- {% Q& s4 O

" s) P& ?" g* e5 ?[ 本帖最后由 金沙石 于 2009-8-15 12:14 编辑 ]
IMG_1061f.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5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北魏的碑里,这已经是可以用“庞大”来形容。这也是因为历代皇帝(自周武王立比干墓起)都表扬这个榜样,因此可以有这么大的碑。! ^4 ]/ V) h3 F6 B8 L& _
4 e2 m! {( c: \

. o5 b3 {6 }, u- C; C4 V+ g9 W" {“周武王封比干垄,垄为国神。周武王封比干留下铜盘铭:封轩辕王子比干垄,上报天神,下报地神。修整商朝贤臣比干的坟墓,赐后代林姓,比干为林氏之太始祖。魏孝文帝拓跋宏立庙宇;唐太宗下诏封谥“忠烈公”、“太师”;宋仁宗为《林氏家谱》题诗、元仁宗为比干立碑塑像、清高宗祭文题诗、清宣宗修复比干庙正殿,等等。”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689004.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存的这个碑,是宋代重建的。原来的碑“毁于北宋”,元祐5年(1090),还是北宋,按原石拓本重刻。因此,这个是个复制品了。  北宋的首都,就是我们在《水浒》读到的东京,现在的开封一带吧(顺便抄点):
8 [( l- T# O4 b6 q7 {6 h2 P
7 e( R$ y$ U9 _3 W) X0 U9 _汴梁、汴京、东京、开封,四个名称都可以指北宋首都,但它们是有不同含义的,并非划等号那么简单,在当时严格来讲是要分清使用场合的。
# S; @. b1 u# ^, S# c+ g; G% z/ [) W
- o9 g; K; ~4 _0 @解释一下:
: J, s' P( D! @$ O
, @- S3 ]- k* U( x汴梁——这座城市的本名叫做汴梁。6 y1 H. |( `" S- G

( W! [' r* f" H* w8 M汴京——这是汴梁的别称,突出了汴梁作为都城的意义。
% c8 n2 C; n, l) r- r6 U/ Y2 x
; {9 W0 }2 K+ i9 Y) H东京——这里指的是京城的名称。北宋设有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四座京城,其中东京即为首都汴梁,后三座均为陪都,西京在今河南洛阳,南京在今河南商丘,北京在今河北大名。
. y+ C! X/ _7 l& B
# T# @' y6 r9 E) u* B8 j; F开封——这是行政区划的名称。北宋在四京均设立府级行政区,分别是: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7 @3 ~% d8 M# v9 H1 O

. R+ h* s. \0 s9 G/ }另:长安的确是京兆府,但不是西京所在地。 0 b/ U6 G( U* I, r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308130.html4 l2 Q& k( ]  P0 ~& n

6 i& z+ c# I$ G1 P# Y% o& b[ 本帖最后由 金沙石 于 2009-8-15 12: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5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碑四面有字,碑阴刻有有重建缘由,斑驳但尚可辨读。云原石尚存,惟吊文“历西魏后周隋唐五代丧乱”,“久已为乡民毁去”。! R8 _9 H# v  I% `: h! i
; z+ d" w7 s% ?9 Y: f
[ 本帖最后由 金沙石 于 2009-8-15 13:04 编辑 ]
IMG_1056a.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5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庙里甚至还有传说是孔子用剑写的“殷比干莫”四字。乾隆当然相信,那是真的。孔子的确很推崇比干,把他当做“仁”的代表。他也崇尚周朝。比干墓为周武王所封,离孔子老家曲阜并不远,他来凭吊过是很可信。至于用剑刻,那就没法说了,只有乾隆才那么肯定,写下“圣武真笔”4字。
# M6 ~8 ^; p0 w  g- e" K# A! a7 G3 U/ ^
[ 本帖最后由 金沙石 于 2009-8-16 09:17 编辑 ]
IMG_104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5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干文》是魏孝文帝在迁都洛阳的当年(太和十八年)写的,碑照理也是那年立的。文中第一句“皇构迁中元载”,“迁中”就是指迁都事,“元载”即指此年,那就是公元494年。( F5 t7 V: ]  Q) @7 q. @2 p$ a' r
# `+ P: u4 ?% K; h# J: U
清代人,包括康有为,认定碑文是崔浩书丹,可是崔浩早在450年就给杀掉了,而且是灭族。灭族的原因,按陈寅恪所说,是“阶级斗争”。此处的阶级斗争,是崇尚儒教的大族和其他阶层的矛盾。清河崔家在北朝,是所谓的“天下盛门”,这一家对于拓跋氏,不亚于王(王羲之的琅琊王氏)家对于司马氏及南朝诸君。了解王氏在南方的地位,也可以想象崔家的情况。* N. g4 F8 v+ L' M. i& h/ T# K1 P! D
; ?0 @+ ^( C1 V4 R, J1 r
当时家族的意义和重要性,和现在已经很不同。这种改变,正是从六朝后期,也就是北魏时代开始的,到唐才基本完成这样的社会改型。这之前,学问、文化,是靠家传的。什么毛诗韩诗,王家谢家。司马迁几代都是太史,所谓诗书传家,是有实际的含义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阶级分界,及其明显。崔浩其实到头来,就死在这个斗争上,一代奇才,就让自己的门阀观念害死。
3 V% @4 m* F* K! E9 X( c( d  ~9 B  y8 F
6 L. v7 g( L# u) N: I[ 本帖最后由 金沙石 于 2009-8-16 22:09 编辑 ]
IMG_106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6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崔家不只是北朝第一盛门大户,而且世代善书,还是是晋室南渡之前,洛阳一带的名书家。按康有为的说法,北方继承钟繇、卫敬候书法衣钵的,是卢家和崔家。卢氏虽然也是北朝大户,但书法上没有传承之名。崔氏倒是世出名家。他祖父做到黄门侍郎,也就是抄诏书的。他自己,官居相位,对北魏迁都之前的战争和政治,都有极大的影响,书法上,也是名重一时。“(魏)太祖以其工书,常置左右。”(《魏书崔浩传》)
7 E1 z. e7 ^4 e1 F" u* N* k3 L( C$ s$ j' q/ q/ I, ]
晋室南渡之前,虽然王羲之父亲短时间做过丹阳(今南京)的官,但王羲之儿童少年年代,也还是在洛阳一带度过的。
+ S1 x$ f0 A2 J- y
- B9 |! J9 H% F8 p- t这个卫氏,就是王羲之老师卫夫人那个卫家。可以说,王氏和崔氏,书法上是一个老师。就是钟、卫。都是卫氏的直接传人。
% F/ j% a9 S5 y% @' l2 V% g, J5 f0 O+ c/ a* G8 q
我把崔家和王家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历史上,他们两家本来有这些关系和相似。《比干文》可以肯定不是崔浩所写,因为崔浩死了44年,这个碑的碑文才写。碑文一开始就说迁都的事(见上面照片)。- ?+ j+ w0 j  k4 ?7 T# T8 T

% x2 [/ ~. Y% O3 F6 ~2 j5 W$ q0 c; N但是以拓跋家重视崔家的程度,以及崔浩本身对北朝的政治和书法的影响,孝文帝刚建都洛阳,急急忙忙去到比干墓那里凭吊、留言,立碑(这些既是他本来喜欢汉文化,也是要化解民族矛盾的政治需要。另外要还有很多措施,如通婚,学汉语,穿汉服,等等),让一个崔家人(崔浩后人也还有很多有书法的名声)或者习写崔体的人书写,是很可能的。从政治上说,鲜卑孝文帝的迁都洛阳和推广汉化,都需要新都附近汉族文化大族的支持,崔家虽然历经劫难,尚存者也还有号召力。因此,康有为等把崔家扯上,是很有道理的。. y' w# g, I. T: ?7 y
* S8 @% |: v% O  y
[ 本帖最后由 金沙石 于 2009-8-16 23: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6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在这里,看见,摸到这块碑,我很兴奋。
IMG_105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