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8-9-1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7540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9-9-7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从康有为开始。' Q' K) p; M; ~( C
. l4 j* h/ i; G9 L
白先生说,郑长猷“被康有为认为是魏碑中的佳品”,康有为会“坚持郑长猷是书法精品”。这是他讨论的出发点。因为他觉得,他找到的这个“经典”,其实是很糟的(有沙孟海和华人德的证明),捧他为经典,还不如捧王小二。但我看,这并不是个好例子。
; t6 Y; @0 ~4 M1 l! `$ `% t; T" s9 T, g. a3 S
康有为真的认为,郑长猷是佳品精品吗?是什么原因让他屡次提到郑长猷?
; p2 i; D8 T7 C, {7 z) \% B X! Y( N! p! u! B
康有为在《广艺舟》里,提到郑长猷,至少有五处,我或者尚有遗漏。0 e Y' m# E8 e! H7 g% L# f
# K7 f! @3 U: t/ s+ ~/ }1 E: ~
一,是《购碑》一章里提到(44数字为页数,是上海书画出版社06年崔尔平校注版),无评论。
3 F8 v* J$ S% I) i$ P/ k5 |
6 u; a' S7 X- ]) b6 s二,在《体系》一章(123页),对一组12品魏碑的共同评价,说它们“皆上为汉分之别子,下为真书之鼻祖也”。同章还提到龙门20品里的四品“杨大眼,始平公、魏灵藏诸碑,雄强厚密,。。笔力横绝。贴学兴盛,人不能复为方重之笔。”(127)
; _, e1 r% |# ~3 C: r& G" ?( ]- e. v: M1 r; m6 C
三,在《余论》一章,分析《龙门二十品》各体中,说“杨大眼、魏灵藏、一弗、惠感、道匠、孙秋生、郑长猷,沉著劲重为一体。”各体“总而名之,皆可谓之‘龙门体’也”。(148)/ r! `# v( c7 v" t: O
) B4 S% P, T' ^2 p四,《传卫》章:“北碑杨大眼、始平公、郑长猷、魏灵藏气象挥霍,体裁凝重。”(99);3 ^) M# G( m8 H- E0 _- q6 I, }& b. s, Z
, l" P J- ]# V4 \) x) s) J) M
五,《本汉》章:“南北朝碑莫不有汉分意,《李仲璇》《曹子建》等碑显用篆笔者无论,若《谷朗》《郛休》《爨宝子》《灵庙碑》《鞠彦云》《吊比干》,皆用隶体,《杨大眼》《惠感》《郑长猷》《魏灵藏》,波磔极意骏厉,犹是隶笔。下逮唐世,《伊阙石龛》《道因碑》,仍存分隶遗意,固由余风未沫,亦托体宜高,否则易失薄弱也。”(86); N1 ? a/ v, E- P3 V4 S3 ^
0 d2 q* {5 g: C C- Q- D ~
(链接《广艺舟双楫》:http://www.blog126.cn/15/viewspace-2062.html)$ f/ M% F0 P+ b" n
) m/ W; n! i, A( n康有为说过的“魏碑无不佳者”(我回头看这个问题),但不能对这一普遍的评论,太过死抠。上面看到的五条评论,主要是从方笔笔法方面着眼,未见康有为会坚持《郑长猷》是精品。我在仔细点看看是否如此。
; n# Y1 C+ m6 u7 n7 b( S, h: V! D3 L0 f. m, m* Q
[ 本帖最后由 金沙石 于 2009-9-7 13:2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