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6564|回复: 75

“灌水大王”如是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29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去年,“大王”还在网上时,对我说了以下话语,今天写出来大家看看。
   “杂揉体容易上手,对付一般场面也较安全,所以效法者多。看看##的看家本领是什么?就是三杂揉,大小,隶篆,枯润。撤去这些招术,他就什么也不是了。专精一体难,走不出也罢,一旦走出来就是大师!(跟现在的所谓大师不同)。”
   我觉得很有道理,我刚学书时老师也这样说的,故此语我保留之今。
发表于 2004-6-30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大王”如是说!

很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30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大王”如是说!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30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大王”如是说!

对呀!顶一把!
如果在精一体这个的目标的前提下揉三揉呢?是否也可取?毕竟"精一体"的路是一条漫漫长远的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30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大王”如是说!

有点道理.不充分.那个大家是专精一体的,让我想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30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大王”如是说!

有点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30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大王”如是说!

下面引用由羽一先生2004/06/29 08:02pm 发表的内容:
去年,“大王”还在网上时,对我说了以下话语,今天写出来大家看看。
   “杂揉体容易上手,对付一般场面也较安全,所以效法者多。看看##的看家本领是什么?就是三杂揉,大小,隶篆,枯润。撤去这些招术 ...
##是誰, 不妨說來聽, 有例子, 才能看得具体, 也促進學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30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大王”如是说!

下面引用由好大王2004/06/30 11:02am 发表的内容:
有点道理.不充分.那个大家是专精一体的,让我想想....
   我理解:精一体并不是精某一字体,而是“精帖”还是“精碑”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30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大王”如是说!

下面引用由羽一先生2004/06/29 08:02pm 发表的内容:
“杂揉体容易上手,对付一般场面也较安全,所以效法者多。看看##的看家本领是什么?就是三杂揉,大小,隶篆,枯润。撤去这些招术,他就什么也不是了。专精一体难,走不出也罢,一旦走出来就是大师!(跟现在的所谓大师不同)。”
这段话我看了好几遍,到现在一直懵懵懂懂,不甚明白。我想有3个概念需要澄清:1、即何为杂揉体,是指一种书体杂糅别种书体的写法还是多体具练,能写多种书体?;2、大小、枯润应该是表现的手法或呈现的视觉表现,那么隶篆是指什么呢?是指书体还是指笔法或笔意?3、专精一体走不出来是什么样子,走出来又是什么样子?
愚笨如我,模糊的概念自然说不出对以上高论的看法,但对所谓的大小、篆隶笔意、枯润倒有一些思考,说出来请大家批评。
一、大小。我们反对状如算子的单字排列。除了笔势、字态的单调会造成此病外,大小如一也是重要原因。大小又有什么错呢?请看图2,大小的变化是多么强烈?
二、篆隶。姑且我理解成笔意吧,因为我一直把篆隶的笔意当成是最高的追求。很难想象,不学习借鉴篆隶的笔法,不溶入篆隶的笔法,不理解篆隶的笔法,学习书法会是个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应该没有什么争论的必要,因为篆隶笔法是基本的笔法。而行草书中的篆隶笔意应该不是什么错误吧?哈哈。那么其他书体呢?因很少涉猎,行家不妨说说。
三、枯润。古代法帖中不乏利用枯润表现书法视觉效果的例子,但图片不好找。生宣既出,书家们在枯润的表现上更是如虎添翼。王铎就是一例。现代林散之更是将其发挥到极致。见图1。枯润也没什么不好。
我想,就我个人来说,如果今生能达到以上三种要素标准的10分之一就可以满足了。可惜不论从学问修养还是艺术才分,都难以达到。
如果我的分析有点正确的话,可能我理解错了上面论者的意思。那么其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
可能是说大家不要乱学,要专注一家,出来了就是大家。但不明白的是,何为出来?出来后的作品与原来学习对象有什么不同?这个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5_4173_8.jpg
5_4173_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30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大王”如是说!

飛版說得有道理. 概念要澄清才能討論.
"三杂揉,大小,隶篆,枯润" 這話摸不清頭緒. "大小,枯润"是中國書法不可缺少的元素. 這算雜揉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