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羽一先生

“灌水大王”如是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2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大王”如是说!

下面引用由yy2004/07/02 04:17pm 发表的内容:
既然所謂雜揉体之說大体明白了, 剩下的是"專精一体"的問題.
"專精一体"是否指碑体或帖体呢?
如果是的話, 有沒有必要做到純的地步呢? 是不是作品一出來就必需可辦地分流到碑或帖這2個圍疇里 ...
"專精一体"似乎没有必要,提法似是而非;什么是体?碑还是帖?
反例太多,如李北海,沈曾植;康圣人和赵之谦还放一边呢。
如果是行草篆隶显然是不成立的。
“纯”是有必要的。
这种纯应当是险绝之后的平正,是气息,取势,用笔,结体的淳正。
看似平淡天真,实则回味无穷。
开始学习时,专精一家是有必要的;有利于较快提高和掌握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大王”如是说!

下面引用由yy2004/07/02 04:17pm 发表的内容:
既然所謂雜揉体之說大体明白了, 剩下的是"專精一体"的問題.
"專精一体"是否指碑体或帖体呢?
如果是的話, 有沒有必要做到純的地步呢? 是不是作品一出來就必需可辦地分流到碑或帖這2個圍疇里 ...
哈哈,yy兄好细心,发现问题啦。
对于这个问题,俺的看法是,我们基本上找不到“纯”的可成为大师的书家。
衍变成多种书体之前,李斯肯定是最最最纯的大师,因为他别的不会呀。
我倒是考虑到怀素。因为确实找不到他其他的书体,也找不到他取法的资料。
当代启功先生应该是“纯”这一路的典范。但我们可以把他与沙孟海、林散之比一比,差距自现。当然,启功先生不以书家自居,我们不便讨论他的书法水平。
这个“纯”可以由下面3种情况:
1、写碑不写贴
2、独写一种字体
3、仅取法一家
不知道是指哪一种。如果说明白就好讨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大王”如是说!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大王”如是说!

BBS三大定律之惯性定律在这里也适用:当回文篇数n>=2时开 始出现跑题现象。
哈哈,真理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7-2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大王”如是说!

   阮元写过《南帖北碑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大王”如是说!

"专精一体" 我認為不是指帖体或碑体. 無必要往碑帖說里面鑽.
1) 篆,隸, 楷,行,草等謂之"体".少有書家都能全体專通, 故云"专精一体", 這是事實.
2) 書家功夫純青後建立的自家風格也謂之"体", 有歐体, 顏体等.
要達到以上二種修行都不容易, 必須能入傳統也能出傳統. 現在書者講求視覺優先, 間架誇張, 墨色浮躁, 嘩眾取寵. 缺乏傳統韻味.
灌水大王立意應是對的. 但用詞不當, 加上看者曲解就成為另一種說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大王”如是说!

yy先生修改的1楼的说辞确实精彩。如果早这么说就不会有这个争论了。
但我还有不明之处:
杂糅体(即3揉体)无非大小、篆隶、枯润。而这个大小、篆隶、枯润即yy先生所说的“講求視覺優先, 間架誇張, 墨色浮躁, 嘩眾取寵. 缺乏傳統韻味”对吧?
撤出这些招数就什么也没有了。既然这些招数不好,那撤掉剩下的应该是好东西呀。
同意 “篆,隸, 楷,行,草等謂之"体".少有書家都能全体專通, 故云"专精一体", 這是事實”这个说法。这可能是书家最后的结局。作为书法过程的学习,我还是认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为了把意思说明白,必须逐字逐句的理解分析才不会发生歧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7-2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大王”如是说!

   被修改后的正是错的!对这问题只有实践者才辩的清。
   “专精一体”实不是指写一种体,或一种字体,世上哪有此种习字人呢?请举例。
   而此“体”实是指写帖或写碑之说。否则为何要以由隶、篆拼合起来的“杂揉体”举例?就因它并不纯,既不是学帖,也不是写碑,而是拼合而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大王”如是说!

哈哈,讨论的源头尚不清楚还怎么进行呢?
我看我们还是先把这个问题弄明白吧。
我的感觉是,大家的想法可能都是对的,但由于1楼概念不清引发了不必要的争论。
还有种可能就是,羽斑有明确的想法,但现在还没有清楚的表达出来。
俺要回家吃饭了。晚上见。唉,家里的破机器,直接不好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大王”如是说!

真是高论叠出啊。俺同意下面观点:
写碑写帖在笔法上是没有区别的,区别主要在于结构上。师笔不师刀,是我们应该写碑时应该时刻记得的。而师笔,也就是说必须遵循笔势。这个笔势是指自然书写时挥写运动之理。是一切书法的必须遵循的公理。
启老云:透过刀锋看笔锋。含蓄地批评了颤颤歪歪的写字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